归来馆成再用韵

后门穿过荷葭坞,春草池塘一径苔。

尽废秫田妨醉去,旋苫山馆号归来。

知无骨相取金印,莫与春秋著玉杯。

自有梅花可人意,南枝开了北枝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从后门悄悄走过荷花丛,春天的草地上,小径上长满了青苔。
宁愿荒废稻田,也要沉醉其中,迅速盖好山间的房子,自称为归来的旅人。
不必追求官场功名,那金印无法满足我,也不要让书籍记载在玉杯中。
梅花自有它吸引人的魅力,南边枝头绽放,北边枝头也相继盛开。

注释

后门:指从后院或秘密通道。
荷葭坞:荷花丛生的地方。
春草:春天的草地。
苔:青苔。
秫田:种植高粱的田地。
妨醉去:阻止或耽误饮酒。
旋苫:迅速盖好屋顶。
山馆:山间的小屋。
骨相:骨格风度。
金印:象征权力的玉质印章。
春秋:泛指历史书籍。
玉杯:珍贵的酒杯。
梅花:象征高洁的花。
可人意:令人愉快,吸引人。
南枝:南方的树枝。
北枝:北方的树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天的田园生活情景。"后门穿过荷葭坞,春草池塘一径苔",诗人从家中的后门走出去,经过了被荷花和葭莪覆盖的小路,眼前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春天景色,连池塘旁都长满了苔藓。这种描写给人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亲近的感觉。

"尽废秫田妨醉去,旋苫山馆号归来",诗人将荒废的稻田留在身后,带着酒意前往山中的小屋。在这静谧的山中小屋里,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归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

"知无骨相取金印,莫与春秋著玉杯",这里的“无骨”指的是古代的一位隐逸,他们之间不需要用金印作为信物,只是心灵上的默契。而“莫与春秋著玉杯”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然,不愿意让自己被世俗的时间观念所束缚,宁愿用玉杯饮酒,享受当下的美好。

"自有梅花可人意,南枝开了北枝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梅花不仅因其坚韧不拔、孤傲自立而被文人墨客所赞赏,而且它在寒冷的季节中仍能开放,这种特性让诗人感到与己相通。南枝和北枝的梅花都已经开放,形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宋代文人对自然美和隐逸生活的一种共同追求。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旧传有客谒一士夫题其刺云琴棋诗酒客因与谈笑戏成此诗

痴书到底成何事,只有穷愁上鬓丝。

铸错空糜六州铁,补鞋不似两钱锥。

谁欤莫逆溪山我,幸甚无能诗酒棋。

依旧挂书牛角去,笑渠到底是书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正月尽山间梅花犹有未放者

南枝寒尽著花迟,入我新年第一诗。

明月向人应有语,老天于物本无私。

自逋之后谁相得,未雪以前春不知。

尽让世间凡草木,再三守此岁寒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瓜洲晚渡

天地中间一叶舟,与鸥等是此生浮。

江淮千里水天碧,南北六朝烟树愁。

浪挟禹功吞巨海,寺骑娲石碍中流。

渔蓑不涉兴亡事,自醉自醒今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用赵尉韵寄题约山楼

可人期不至,楼外有佳山。

几点寒林画,一帘秋水环。

只烦诗五字,相与月三间。

贵贱交情薄,何妨自往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