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道上次欧阳齐汲韵

中原七郡地,气厚风还淳。

天分涧瀍水,路入河洛春。

圣贤所经营,绳准相均平。

六合昔有隔,一观恨无因。

怀哉此盛区,理者皆先民。

曾经龙虎啖,重为狼羊贫。

大若斡元化,细物涵深仁。

一士行其间,鞍马犹逡巡。

解带思古道,题诗清路尘。

望迷黄河北,欲度正怆神。

遗黎当道隅,涕说青城滨。

青城不可说,回首伤天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揭祐民的《中原道上次欧阳齐汲韵》描绘了对中原地区历史与现实的感慨。诗中以中原七郡的地势、气候、人文环境为背景,通过“气厚风还淳”、“圣贤所经营,绳准相均平”等句,展现了中原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六合昔有隔,一观恨无因”,表达了对中原地区过去分裂状态的遗憾,以及对统一的渴望。接着,“怀哉此盛区,理者皆先民”则赞美了中原地区作为文明发源地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先民在此地的辛勤耕耘和智慧贡献。

“曾经龙虎啖,重为狼羊贫”两句,以比喻的手法,描述了中原地区历史上经历的战争与动荡,以及由此带来的贫困与苦难。接下来,“大若斡元化,细物涵深仁”则转向对中原地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治理智慧的颂扬,暗示即便在艰难时期,中原人民也始终保持着对和谐与仁爱的追求。

“一士行其间,鞍马犹逡巡。解带思古道,题诗清路尘”描绘了一位行走在中原大地上的文人,他不仅欣赏着自然风光,更在内心深处思考着古代的道德与文化传统,留下了诗歌,让道路的尘埃也沾染上了文化的气息。

最后,“望迷黄河北,欲度正怆神。遗黎当道隅,涕说青城滨。青城不可说,回首伤天津”表达了诗人对中原地区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这片土地上人民命运的同情与忧虑。青城、天津等地名的提及,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地域色彩,增强了历史感和空间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原地区自然景观、历史变迁、人文精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古老土地的深情厚意和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收录诗词(40)

揭祐民(元)

成就

作品:《盱里子集》。

经历

性伉直。泰定帝时为邵武经历,有能声。好游。尝北至燕赵,东抵辽。遇故都遗迹,必徘徊悲歌而去。

  • 号:盱里子、晚号希韦子
  • 籍贯:广昌

相关古诗词

瘠马图

念汝出塞下,四蹄疾如飞。

半夜驰临关,气夺戎王围。

被铁踏河冰,几度向武威。

将军事百战,腾力不顾肥。

祇今饮渭流,齿老不任鞿。

坡寒暮风酸,碛瘠春草微。

百感画者意,要见骏骨稀。

但看古英贤,工苦常寒饥。

形式: 古风

绣妇行

回文未动机心忙,幼时学刺双鸳鸯。

渐摹小景作芦雁,稍引初智成麇獐。

几回停线望长晷,年深勾拨入教坊。

宫罗裁就绣御用,伴伍推让尊前行。

一丝欲理三涤手,龙凤密凑云分光。

臂垂枯木挂猿狖,眼注寒水明鹙鸧。

瘖瘖蜩蝉壳未脱,栉栉蚕腹丝为僵。

晴天日杲等馀事,清夜膏继争毫芒。

鸣机裂下绷忽解,掴掴一弗声闻廊。

千秋万岁奉圣王,若比倚市真谁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泽民分灵祠乐歌

山为钩曲藏神宫,拂天云旗扬灵风。

云何巫阳招之东,乘彼赤罴驾文熊。

飘然遨游顾环雍,帝裔队仗王仪容。

手挟垂矢并和弓,下庭考鼓兼鸣钟。

铜槃白雉血在中,淋漓酒肴荐和雍。

引接我士俱登庸,上天翩翩策飞龙。

酹神一心谢惠蒙,祈与万世昌文宗。

形式: 古风

送落齿行

兔年羊月日加豕,我腭上震落一齿。

剥果已熟无留根,辅车相依何忍弃。

众城不动一城覆,终是风寒恶伤类。

缺穿小窦未渠忧,恐作悬厓缒兵计。

我今行年七十五,汝决辞行知汝意。

平生不饱太官饭,共啜藜羹汝之耻。

言枢难虞损机格,柔弊刚摧成止止。

噬嗑唯宜见日中,过分人生当落几。

落日减齿君勿笑,毁齿如同昔年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