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尉子云二首(其一)

秦望排空插鉴湖,先生气禀旧东吴。

胸中今古几千载,笔下波澜雄万夫。

綵棒垂门奸自肃,土神应梦昔何殊。

荣归快作朝天计,台阁欢传得巨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秦望山直插云霄入镜湖,先生气质承袭古吴风。
胸中饱含古今千年事,笔下波澜壮阔压群雄。
彩棒悬门震慑奸邪自敛,土地神明回应梦境无异。
荣耀归乡赶紧计划朝见天子,朝廷官员皆因得此大儒而欢欣。

注释

秦望:秦望山。
鉴湖:浙江绍兴的著名湖泊。
先生:指诗人所称颂的人物。
气禀:气质、禀性。
旧东吴:古代吴国地区。
胸中:内心。
今古:古今。
笔下:笔下的文字。
波澜:比喻文章的起伏变化。
雄万夫:超越众人。
綵棒:彩饰的棒子,可能象征威严。
垂门:悬挂在门口。
奸自肃:奸邪之人自行收敛。
土神:古人对土地神的称呼。
昔何殊:过去有何不同。
荣归:荣耀归乡。
快作:赶紧做。
朝天计:朝见天子的计划。
台阁:朝廷官署。
巨儒:伟大的学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所作,名为《送许尉子云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朋友未来美好生活的殷切祝愿。

"秦望排空插鉴湖" 一句,以宏伟的景象开篇,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先生气禀旧东吴" 显示了诗人对于许尉子云的敬仰之情,将他比作古时的英雄豪杰。

"胸中今古几千载,笔下波澜雄万夫" 句,表明诗人的胸怀广阔,可以容纳古今一切,笔力雄健,如同万夫所不能敌。这样的描写,不仅彰显了许尉子云的才华,也映射出诗人对友人的赞赏。

接下来的 "綵棒垂门奸自肃,土神应梦昔何殊" 两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这里的“綵棒”可能是指古代官员手持的仪仗,“奸自肃”则表明诗人对于许尉子云能够保持一份宁静和庄重的品格;"土神应梦昔何殊" 则像是说土神也对他有所感应,仿佛在古代就与他不一样。

最后两句 "荣归快作朝天计,台阁欢传得巨儒" 表达了诗人对于许尉子云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荣归" 可能是指朋友将要归来,而 "快作朝天计" 则表明朋友应该迅速制定宏伟蓝图;"台阁欢传得巨儒" 显示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得到众人的称赞和尊敬,成为学术界的巨擘。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透露出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送杨文赴廷试

只今冠盖盛诸杨,连岁科名属雁行。

笔下戈矛吾退舍,胸中珠琲海倾藏。

鸡群有鹤人谁识,熊掌兼鱼子厌尝。

一振斯文千古事,凭君更为引天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杨道父赴廷试

每念先游尝慨叹,于君先世最周旋。

神驹堕地真千里,老木蟠空已百年。

此去汉庭应籍甚,向来蜀产久萧然。

锦衣归日烘晴昼,应与莱衣巧斗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陈尉别二首(其二)

试吏谁云百寮底,长材元是万夫雄。

锥刀垄断焉能较,泾渭区分独至公。

顾我每惭天下拙,辱君见许古人风。

明年还忆蓬蒿径,身在瀛洲雨露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陈尉别二首(其一)

奕世雄题雁塔名,于今父子自师生。

词场鱼贯真无敌,庆事蝉联尽有声。

雅兴莫追吴市隐,横飞端继紫微明。

从来患盗惊邻里,且喜三年鼓不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