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了宽等题钱买度牒疏四章(其二)

作佛何曾要裹缠,顶门尚欠世间钱。

舍身者与舍佛者,选佛场中化有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做佛的人哪里需要被束缚呢?
头顶上还欠缺世间俗物的钱财。

注释

裹缠:束缚,指世俗的牵绊或物质的追求。
顶门:头部,这里比喻精神层面或内心世界。
世间钱:世俗的财富,象征尘世的羁绊。
舍身者:指佛教中愿意舍弃肉身的人。
舍佛者:指放弃追求佛法,不以成佛为目标的人。
选佛场:佛教术语,比喻修行或选择信仰的地方。
化有缘:佛教中指通过缘分引导众生觉悟,这里指在修行中与人的机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的作品,名为《行者了宽等题钱买度牒疏四章(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反映佛教生活和宗教仪式的诗句。

“作佛何曾要裹缠”,这里的“作佛”指的是修建佛像或佛塔,可能是指寺庙中的某种建设活动。而“何曾要裹缠”则表达了对这种行为是否必要的质疑。"裹缠"一词,常用来形容世俗烦恼,这里用以比喻佛教修建事业中可能存在的复杂与繁琐。

“顶门尚欠世间钱”,“顶门”指的是寺庙建筑的屋顶,而“尚欠世间钱”则说明这种建设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表达了一种经济上的压力和困境。

“舍身者与舍佛者,选佛场中化有缘”,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于信仰与实践之间关系的思考。"舍身者"指的是那些愿意捐躯施财支持佛教事业的人,而"舍佛者"可能是指那些放弃佛法或寺庙的人。在这样的对比中,"选佛场中化有缘"则是在强调在信仰的实践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因缘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佛教生活的一幕,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宗教仪式与世俗需求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它也展示了古人在信仰实践中对自我牺牲精神的赞美和对物质世界的清醒认识。

收录诗词(200)

李昴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严子陵钓台

船重祗因将利去,船轻又恐为名来。

如今羞见先生面,夜半撑船过钓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清明谒袁督师墓

南人帅边非常功,易祀三百无此雄。

英名不掩故坟在,清明野烧青回红。

迩来正值国多事,蹙地万里辽东东。

视明亡徵系公死,季清诸将犹沙虫。

春秋内外大异义,诸夏自杀今为讧。

人才由蘖亦复尽,独寻旧史追前踪。

当年和议岂得已,盖欲以暇营锦中。

收拾散亡计恢复,肘腋之患除文龙。

遵化三屯一战衄,间关入卫宁非忠。

维公志业自千祀,事去历历犹能穷。

上炳日星下河岳,讵藉土壤增崇隆。

我来墓祭辄三叹,瞻徊惟敬堂前松。

谁令丹垩蚀风雨,乃请庙飨为迎逢。

援唐宗姓祀李耳,希宋濮议跻欧公。

时流无耻可足道,于公不啻筵撞钟。

形式: 古风

寿张新班

喜气棱棱肖紫岩,向来石燕毓奇男。

九十入相今才半,七日为人恰后三。

籍湿金闺穹地步,椒香玉斝盎春酣。

赤松须待功名遂,蒲涧清泉墨菊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灵洲

眼前无限往来舟,射利干名不肯休。

少见人心如此寺,屹然砥柱在中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