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寮杂诗(其十一)

早起樵苏邃谷东,佳材一概付薪翁。

知音怕惹中郎赏,不剩荒厨焦尾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山老林中伐木人的生活与心境,以及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与放弃之间的微妙关系。

首句“早起樵苏邃谷东”,清晨时分,伐木人便开始在幽深的山谷东方劳作,展现了一种勤劳朴实的生活状态。接着,“佳材一概付薪翁”,他们将优质的木材交给烧火的老头,这里不仅体现了资源的分配,也暗示了伐木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的智慧。

“知音怕惹中郎赏”一句,借用了汉末名士蔡邕(字伯喈,又称中郎)的故事,蔡邕曾因弹奏焦尾琴而受到曹操赏识。诗人在这里以“知音”自比,表达了自己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担心自己的才华会被世俗所赏识,从而失去那份纯粹的艺术追求。

最后一句“不剩荒厨焦尾桐”,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艺术的坚持与放弃。即使在荒凉的厨房里,也不愿将珍贵的焦尾桐(一种名贵的乐器材料)用于普通的烹饪,象征着诗人宁愿保持艺术的纯净,也不愿为了世俗的功利而妥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以及个人追求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29)

吴廷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社寮杂诗(其十四)

绣褓文衣制未便,生儿随母浴清泉。

十年新学唐人俗,五色丝穿长命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社寮杂诗(其十九)

墘窦门边淡水隈,溪流如箭浪如雷。

魁藤一线风摇曳,飞渡何须蟒甲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九日登高

簿书鞅掌强登高,放眼云山气正豪。

何处平台堪戏马,几人险韵敢题糕。

青霄雁字书难觅,红叶霜林景未遭。

沧海横流谁砥柱,狂澜无际任滔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九日登高

不减清狂祇自宽,糗餐花饮且盘桓。

气吞天地成空阔,人到蓬瀛极大观。

曲径扶筇聊啸傲,方壶张盖笑寒酸。

秋光指点斜阳外,清露嘉禾四野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