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招真观听琴

驱车畏火伞,投扇倦风箑。

起行青松径,往就白云榻。

窈窕一壑深,苍苍两崖夹。

玄菟狞爪齿,白龙老鳞甲。

竹树拥青掺,花草霭丛杂。

渺沫洒空岩,冷飙下危峡。

始知忘解带,久坐思御裌。

丹丘逢羽人,瑶琴开宝匣。

古意郁苍茫,秋风淡萧飒。

悲蝉为噫吟,鸣鹤相和答。

岁华坐晼晚,尘路嗟隘狭。

飞仙倘来归,遗我度世法。

形式: 古风

翻译

驾车行驶怕烈日炎炎,手持扇子也感疲倦风热。
踏上青松小径,走向那白云覆盖的床榻。
幽深山谷中曲折蜿蜒,两侧山崖苍翠夹道。
玄菟似猛兽,利爪尖牙;白龙老态龙钟,鳞甲斑驳。
竹林树木簇拥,花草丛生,烟雾缭绕。
清泉洒落空岩,冷风吹过险峻峡谷。
此刻才知忘却了炎热,久坐只想披上厚衣。
在丹丘遇见仙人,打开珍贵的瑶琴盒。
古意浓厚,秋风轻拂,带来萧瑟之感。
悲凉的蝉声如泣如诉,鹤鸣相应和。
岁月匆匆,人生已晚,感叹尘世道路狭窄。
如果能有仙人归来,愿赐予我超脱世俗的方法。

注释

驱车:驾车。
畏:害怕。
火伞:烈日。
投扇:手持扇子。
青松径:青松小径。
白云榻:白云覆盖的床榻。
窈窕:幽深曲折。
壑:山谷。
玄菟:神话中的猛兽。
狞:凶猛。
白龙:老龙。
鳞甲:龙的鳞片。
拥:簇拥。
掺:青翠。
渺沫:清泉。
飙:疾风。
御裌:厚衣。
丹丘:传说中的仙境。
羽人:仙人。
古意:古朴的意境。
淡萧飒:轻柔而凄凉。
悲蝉:悲鸣的蝉。
噫吟:悲叹声。
晼晚:傍晚,衰老。
隘狭:狭窄。
遗:赠予。
度世法:超脱世俗的方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黎廷瑞的《避暑招真观听琴》,描绘了作者在夏日避暑时,游历青松白云之间,欣赏自然景色并聆听琴音的心境。首联以“畏火伞”和“倦风箑”表达对炎热的厌倦,进而选择前往清凉之地。接下来的四句通过“青松径”、“白云榻”、“一壑深”、“两崖夹”等词,展现了山谷幽深、环境清幽的画面。

诗人运用“玄菟”、“白龙”等神话元素,增添了神秘感,同时“竹树拥”、“花草霭”等描绘了生机盎然的山林景象。随着“渺沫洒空岩”、“冷飙下危峡”,凉爽的气候和动态的自然景观进一步凸显。诗人在此情境中感受到忘却尘世的宁静,甚至想象与仙人相遇,聆听古意深沉的琴音。

“秋风淡萧飒”、“悲蝉”、“鸣鹤”等意象,寓言了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而“岁华坐晼晚”则表达了对岁月匆匆的感叹。最后,诗人期盼着能从飞仙那里得到超脱尘世的智慧,揭示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避暑游历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超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送梁必大归杭省亲(其二)

吴云霭霭,楚水悠悠。眷念庭闱,道阻且修。

为贫而仕,匪食孰求。曷不偕来,以解尔忧。

形式: 四言诗 押[尤]韵

送梁必大归杭省亲(其三)

瞻彼日月,有望有弦。慨彼中年,别友实难。

有芹于池,有芝于山。式遄其归,勿远其还。

形式: 四言诗

送梁必大归杭省亲(其一)

悠悠楚水,霭霭吴云。孰作之合,胡然而分。

岂无良朋,我独子忻。于穆令德,有粲其文。

形式: 四言诗 押[文]韵

一剪梅.菊酒

小小黄花尔许愁。楚事悠悠,晋事悠悠。

荒芜三径渺中洲,开几番秋,落几番秋。

不是孤芳万古留。餐亦堪羞,采亦堪羞。

离骚赋罢酒新篘,醒也风流,醉也风流。

形式: 词牌: 一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