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蟾蜍滴露侵石垣,松桧吟风如涧泉。
夕梦未穷山路远,自疑乘月弄潺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下静谧而神秘的自然景象。首句“蟾蜍滴露侵石垣”,以蟾蜍(月亮的象征)滴落露水,触碰石墙,营造出月光与自然界的微妙互动,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凉。次句“松桧吟风如涧泉”,将松树和桧树在微风中的轻摇比作山涧清泉的流淌,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声音之美,同时也隐喻了生命的韵律与和谐。
接着,“夕梦未穷山路远”一句,似乎在讲述一个未完的梦境,或是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引人遐想。最后,“自疑乘月弄潺湲”则表达了诗人仿佛置身于月光与流水之中,享受着这份静谧与自由,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得以释放的愉悦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绿华清盖满方塘,雨洒风吹著处香。
净埽钓矶双树下,醉攲凉枕弄秋光。
楚泽茫茫白芷生,春风红树语流莺。
高楼不见千岩路,落日空含万里情。
风捲高花舞成雪,雨湿芳草绿侵云。
层轩独立时惆怅,淮北春光过五分。
楚割淮西自不轻,元王宾客亦洪生。
重捐醴酒迷高士,末路翻亡五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