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周漳所作的《寄弟莹》。诗中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四处奔波,年年无法躲避战争的尘嚣,加之自己已步入晚年,正值暮春时节,更添了几分愁绪。千里之外的故乡,只能在心中遥望,而那江上的路途,似乎永远也无法抵达。夜晚的深沉,伴随着细雨,更让这份孤独与思念倍增。
“千里绿芜江上路”,描绘出一幅辽阔而又孤寂的画面,绿芜代表了春天的生机,但在这片生机之中,却蕴含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一帘疏雨夜深人”,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凄凉,雨丝轻柔地落下,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白云乡国回头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怀念,而“青草池塘入梦频”则通过梦境的反复出现,强调了这种思念之情的强烈与持久。最后,“两载分携归未得,强将封鲊慰慈亲”,道出了诗人长时间与亲人分离,无法归家的无奈,只能以一封腌制的食物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与安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与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