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别周国雍户曹

卒卒竟何情,靡靡自不平。

乱山高执手,孤树远吞声。

精爽邀鸿鹄,芳香托杜蘅。

那能轻此日,不与重吾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余寅所作的《浦口别周国雍户曹》。诗中描绘了在浦口与友人分别的情景,情感深沉而真挚。

首句“卒卒竟何情”,以急促的语气表达了离别时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相聚时光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接着“靡靡自不平”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靡靡”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内心波澜起伏的状态,表现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无奈。

“乱山高执手,孤树远吞声”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来渲染离别的氛围。乱山高耸,象征着离别的距离之远;执手相看,表现了离别前的依依不舍。孤树远立,似乎在默默见证这场别离,而“吞声”则暗示了即将离别的双方欲言又止,心中充满了难以表达的悲伤。

“精爽邀鸿鹄,芳香托杜蘅”两句,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精爽,指精神、灵魂;鸿鹄,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杜蘅,即白芷,常被用来比喻纯洁的爱情或友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精神能够像鸿鹄一样飞翔,寄托于纯洁的情感之中,如同白芷般芳香四溢,寓意着即使分别,但友情和心灵的联系依然存在。

最后,“那能轻此日,不与重吾生”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今日离别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诗人认为,不能轻易放过这珍贵的一天,因为每一次离别都意味着对生命的一次深刻体验和珍惜。这句话既是对当前离别的感慨,也是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收录诗词(42)

余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少司马范公邀游溪隐二首(其一)

杳杳知何处,飘飘不自持。

精神知地别,耳目恨来迟。

莽荡千峰出,虚空万象披。

晚来岚气合,不辨有推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少司马范公邀游溪隐二首(其二)

窟宅俨仙真,云霞亦是尘。

山川劳起伏,日月借嶙峋。

大海遥光起,高空爽气新。

薄寒犹户牖,清梦满松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鲁桥村

半景临墟坞,双榆辟里门。

秋风吹巷陌,落日散鸡豚。

野外桑麻阔,山中父老尊。

喧喧村酿集,赛鼓正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沈嘉则李宾父携尊枉饯赋别再用涯字

君意尊罍近,吾心道路赊。

暂时烧短烛,一醉失天涯。

乌桕全无叶,款冬正著花。

更欣篇翰好,多赠不为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