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康侍郎游仙岩

林峦争入马蹄来,宿雾残云拨不开。

石卧松根横碧玉,瀑悬天外转晴雷。

仙家长锁青春好,老子犹堪竟日陪。

收拾此身知有所,一间茅屋傍山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山峦竞相迎向马蹄,浓雾残云难以驱散。
石头横躺在松根旁,像碧玉般美丽,瀑布如天外之音,转似晴天雷声。
仙人似乎永远保持着青春,我这老者也愿意整天陪伴。
明白自身应有所追求,我愿在山脚下的一间茅屋里度过。

注释

林峦:山峦。
争入:争相迎接。
宿雾:早晨的雾气。
残云:剩余的云层。
石卧:石头横躺。
松根:松树的根部。
横碧玉:像碧玉般横卧。
瀑悬:瀑布悬挂。
天外:天空之外。
转晴雷:如同晴天的雷声。
青春好:青春永驻。
老子:我(自谦)。
竟日陪:整天陪伴。
收拾:整理。
此身:自己。
知有所:明白有所追求。
茅屋:简陋的草屋。
傍山隈:依傍山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行图景。首句“林峦争入马蹄来”,展现了山势陡峭,层峦叠嶂仿佛竞相迎向行者的马蹄,动态十足。次句“宿雾残云拨不开”则烘托出山间清晨或雨后的朦胧美,云雾缭绕,增添了神秘感。

第三句“石卧松根横碧玉”,运用比喻,将石头比作碧玉,形象地描绘了松根下青翠的石头,宛如翡翠般美丽。第四句“瀑悬天外转晴雷”,以雷声形容瀑布的轰鸣,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的壮观景象,仿佛晴空霹雳。

第五句“仙家长锁青春好”,表达了诗人对仙岩美景的赞美,认为这里仿佛凝固了青春的美好。第六句“老子犹堪竟日陪”,流露出诗人愿意陪伴在此,尽情享受山水之乐的闲适心情。

最后一句“收拾此身知有所,一间茅屋傍山隈”,诗人感慨自己找到了心灵归宿,即使是一间简陋的茅屋,坐落在山脚,也足以让他感到满足和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76)

林季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林楙南见寄(其二)

阴阴松竹满东山,闻说君家六月寒。

若得封胡同里巷,底须屈宋作衙官。

酒中有趣谁能识,琴上无弦我亦弹。

试问庐江何彦德,貂蝉孰似鹿皮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林楙南见寄(其一)

转首今吾非故吾,问君何用惜居诸。

流年已作悠悠梦,往事徒劳咄咄书。

浊酒半壶时自酌,醉头一月不曾梳。

阿谁似我浑无事,睡到日高三丈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赵表之郊行

看取吴霜点鬓新,利名场里合抽身。

去从宦路谋多拙,归伴田夫味最真。

落木正饶窗外月,小梅犹靳腊前春。

他时更有郊行句,远寄臞溪独卧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追和钱穆父内翰协赵伯坚大卿令铄游颍湖呈正字宝学即伯坚子也

颍水如闻得月多,黄金万顷漾微波。

登临未送平生目,赓唱空传故老歌。

宦意请看头上雪,杯行且覆掌中荷。

吾乡亦有西湖好,舴艋相从意若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