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啼乌惊多栖未久,半起疏桐上高柳。
灯下佳人颦浅眉,机中少妇停纤手。
月入空闺夜欲深,数声犹似听君琴。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乌夜啼》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情感的画面。开篇以啼乌的叫声打破夜晚的宁静,暗示了闺中人的孤独与思念。"栖未久"描绘乌鸦尚未安定,可能象征着主人公心情的动荡不安。接着,灯光下的佳人蹙眉,少妇停下手中的纺织,都体现出她们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等待。
"月入空闺夜欲深"进一步渲染了寂静的夜晚和深沉的思念,月光洒入空荡的闺房,增添了凄清的氛围。最后,那几声乌啼仿佛化作了琴音,触动了闺中人的心弦,表达了她们对远方情郎的深深呼唤和期待。整首诗以乌啼为线索,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意境描绘,展现了闺中女子的寂寞与深情。
不详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堂上歌,歌南山,主人为欢仰客颜。
翠帷夜卷出两鬟,移尊更饮花树间。
花树间,有明月。客不醉,歌不歇。
人间何处无流水,偏到陇头愁入耳。
夜杂羌歌明月中,秋惊汉梦空山里。
陇阪崎岖九回折,声随到处长呜咽。
欲照愁颜畏水浑,前军曾洗金创血。
回头千里是长安,征人泪枯流不干。
官侍长杨拜夕郎,况凭内宠在椒房。
赐金十万身无用,乞作胡姬一日妆。
下直平明出禁门,笑提博局伴王孙。
宝刀不敢将输却,明日沙场欲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