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秀岭

路随云磴石梯行,限隔华夷天意明。

自与大君为外屏,何劳诸将作长城。

福民可拜三公爵,寿圣能呼万岁声。

海国未疆崖石老,待谁来此勒功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沿着云雾缭绕的石阶前行,界限分明,天意昭然。
它自视为君主的外围屏障,何必劳烦将领们筑起长城。
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足以封赏三公之位,长寿的圣君能赢得万民欢呼。
大海边的国家还未定界,古老的崖石期待着,会有谁在此刻留下功勋铭记。

注释

云磴:云雾中的石阶,形容山路险峻。
华夷:华夏与夷狄,古代对中原和周边民族的区分。
大君:指帝王或最高统治者。
长城:比喻防御工事,这里指保护国家的将领。
福民:使人民幸福安康。
三公爵:古代官职,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寿圣:长寿且圣明的君主。
海国:海边的国家。
勒功名:刻写功绩,留下历史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龙州秀岭的壮丽景色和其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首句"路随云磴石梯行",形象地展现了山路蜿蜒曲折,仿佛随着云端石阶而上,给人以高峻险峻之感。"限隔华夷天意明",暗示了秀岭作为自然屏障,清晰地划分了华夏与异域,体现了天地造化的智慧。

接下来的两句"自与大君为外屏,何劳诸将作长城",进一步强调了秀岭的天然防御作用,认为它本身就是守护国家的一道天然防线,无需人力再筑长城。诗人赞美了秀岭对于国家的贡献,同时也暗含对和平的向往。

"福民可拜三公爵,寿圣能呼万岁声",通过想象,赋予秀岭以神奇的力量,似乎它可以赐福于百姓,让人民生活安康,甚至能呼唤出万岁的祝福之声,表达了对秀岭庇护民众和皇上的尊崇之情。

最后,"海国未疆崖石老,待谁来此勒功名",诗人感慨万千,展望未来,虽然海疆辽阔,但秀岭的功绩等待着有识之士来铭刻,留下他们的丰功伟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龙州秀岭为载体,寓言性地赞美了自然的雄伟与国家的稳固,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盛世安宁和英雄人物的期待。

收录诗词(219)

陶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 字:商翁
  •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 生卒年:1015—1078

相关古诗词

再过阳朔寄人

昔日儒衫今武车,重来耆老尚奔趋。

后人相继皆清德,小吏回看半白须。

条教谩为新楷法,官资犹作旧称呼。

里门不闭田畴辟,好买丹青别画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西湖

宁越佳山水,西湖似浙城。

桂多天竺子,潮欠海门声。

路向林梢转,天随野色横。

从兹栖泊者,无复渡江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过龙平

数家深峡里,灯火似渔村。

客梦稀星外,虫声短草根。

发疏怜枕软,意倦觉灯昏。

待晓酤蛮酒,苍梧奠舜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句(其二)

亲祠堂主鸾曾驻,善梦先生蝶不归。

形式: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