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其五)

每思同道者,屈指有寒山。

得意千峰下,无人共往还。

朝看云片片,暮听水潺潺。

若问幽奇处,侬家住此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每思同道者”,表达了诗人对于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暗示了他在现实世界中可能感到孤独或不被理解。接着,“屈指有寒山”一句,点明了他心中的理想之地——寒山,这里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存在,更象征着一种精神的归宿和内心的避风港。

“得意千峰下,无人共往还”,进一步描绘了寒山的静谧与远离尘嚣的氛围。千峰之下,诗人独自徜徉,没有世俗的纷扰,也没有他人的陪伴,这种状态既是一种孤独,也是一种自由和自我实现的境界。

“朝看云片片,暮听水潺潺”,通过日常的自然景象,如清晨的云朵和夜晚的流水声,诗人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喜爱。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理解。

最后,“若问幽奇处,侬家住此间”,以一种轻松而自信的口吻,回答了关于理想生活地点的问题。这里的“幽奇”不仅指的是自然景观的奇特,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体现。诗人自认为找到了自己的栖息地,无论是从自然环境还是心灵层面,都达到了一种和谐与满足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过程。它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探索与发现的旅程。

收录诗词(13)

泰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寒山(其六)

三春媚景时,迭嶂含烟雨。

携蓝采蕨归,和米铛中煮。

食罢展残书,莺鸟关关语。

此情孰可论,唯我能相许。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拟寒山(其七)

幽岩我自悟,路险无人到。

寒烧带叶柴,倦即和衣倒。

閒窗任月明,落叶从风扫。

住兹不计年,渐觉垂垂老。

形式: 古风

拟寒山(其八)

野老负薪归,催妇连宵织。

看他家事忙,且道承谁力。

问渠渠不知,特地生疑惑。

伤嗟今古人,几个知恩德。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拟寒山(其九)

自住国清寺,因循经几年。

不穷三藏教,匪学祖师禅。

一事攻烧火,馀閒任性眠。

生涯何所有,今古与人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