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圣公酬述四章

昔迹洙泗,亦涉其流。涉流潺湲,不以济舟。

岂彼流水,不以济舟。漪彼流水,不以济舟。

万里清流,万古安流。会海共壑,区宇扶浮。

昔迹洙泗,亦问其源。其源脉脉,其悠渊渊。

岂彼造次,是可问津。浴彼洙水,既浴我尘。

浴彼泗水,复浴我尘。尘斯浴矣,敢云问津。

饮彼洙水,既洗我心。饮彼泗水,亦洗我心。

我心则洗矣,敢云问津。昔迹洙泗,亦瞻孔林。

维桧斯茂,维柏斯森。猗彼桧根,今几千春。

猗彼柏阴,今几千春。瞻彼桧矣,天露为之溉。

瞻彼柏矣,天露为之泽。粤桧与柏,实天生德。

泽彼桧柏,万世之阴。勿剪桧柏,万世之心。

昔迹洙泗,亦望岱宗。万仞其遥,万仞其崇。

眇予小子,南荒之弃。望山斯登,望流斯溯。

矧伊岱宗,四岳所视。彼何人斯,允怀岱宗。

彼何人斯,同陟岱宗。

瞻彼岱宗之人兮,悠悠我心兮。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此诗《衍圣公酬述四章》由明代诗人霍韬所作,通过描绘洙泗之水、孔林桧柏、岱宗山岳等自然景观,以及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崇敬之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首章“昔迹洙泗”以洙泗之水起兴,比喻学问之道,虽潺潺流淌,却非为渡船之用,暗含求学需有真意,不可浅尝辄止。次章“其源脉脉”则深入探讨源头之深远,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根源,强调了探寻真理的重要性。

第三章“昔迹洙泗”转向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追忆,通过“瞻孔林”、“望岱宗”的描述,表达了对先贤的景仰与对道德修养的追求。桧柏的茂盛与长久,象征着孔子思想的永恒价值,而“勿剪桧柏,万世之心”则寄托了对传承与保护文化传统的渴望。

最后一章“昔迹洙泗”以“瞻彼岱宗之人兮,悠悠我心兮”结束,将个人的情感与对孔子精神的追寻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儒家文化的深深认同。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寓言哲理,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84)

霍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流杯次许旴川孝廉韵

马度峰门春象明,鸟知人意散歌声。

淡浓尽点山中景,活泼新添川上情。

东壁诗痕题石古,西岩花气逼怀清。

醉馀漫立垂杨侧,吟眺莺梭锦欲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灵洞遗迹

曷名古灵洞,异迹相流传。

穗女占岁稔,石犁蹊人田。

石牛食禾黍,饱向高冈眠。

淤泥五仓化,石楼塘中莲。

形影昼不见,斗月扬婵娟。

语似燕罔两,物迹犹依然。

无乃好事者,谬悠开其端。

久矣然疑蓄,对景费吾言。

形式: 古风

乌江道中

马上逢秋快一登,浪游争似向来能。

菊花风气惭元亮,莼菜天时想季鹰。

岁序忽经群雁杳,乡关何处白云层。

幽怀种种凭谁说,古寺山房见野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赠吴白楼尚书南京吏部四章

汨彼流水,东会于河。质彼君子,蕴德则嘉。

蕴德君子,皇家肤硕。垂四十年,凤鸣天极。

汨彼流水,会宗于海。质彼君子,令德靡悔。

令德君子,髦士所仪。乃兹远矣,予曷其仪。

君子行役,皇图所毗。君子所毗,皇祖始基。

汨彼流水,会通于淮。质彼君子,蕴德不可涯。

友僚之浃,莫或尔猜。圣人御极,宜尔左右。

尔董南畿,肤公先奏。奏尔肤公,归佐元后。

汨彼流水,会通于江。质彼君子,蕴德孔良。

蕴德君子,范南畿士。

范此髦士,可鸾可凤,可桐可梓。

范此髦士,归报圣天子。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