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树吟

树欲静兮风不止,子欲养兮亲不待。

归飞反哺八九子,我曾不如毕逋尾。

树欲静兮风不休,子欲养兮亲不留。

旦自梅兮暮至棘,当年饲我如鸤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风树吟》由宋代诗人唐庚所作,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孝道难尽的感慨。

首句“树欲静兮风不止”,以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无奈与无常,树想要静止不动,但风却不停歇,象征着人虽有意愿去追求平静的生活或完成某事,但往往受到外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无法实现。接着,“子欲养兮亲不待”则直接点明了主题——子女想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却发现父母已经不在人世,表达了孝道难以实现的遗憾和悲痛。

后两句“归飞反哺八九子,我曾不如毕逋尾”,通过鸟类的习性来进一步深化主题。鸟儿在离开巢穴后会返回哺育幼鸟,而诗人感叹自己连一只小鸟都不如,未能及时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里将人类与鸟类的行为进行对比,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以及时间的紧迫性。

接下来的“树欲静兮风不休,子欲养兮亲不留”,再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孝道的缺失,即使想让生活变得宁静,但外界的干扰却永不停歇;同样,即便子女想尽孝心,父母却已无法等待。这种强烈的对比,加深了读者对珍惜当下、及时行孝的思考。

最后两句“旦自梅兮暮至棘,当年饲我如鸤鸠”,通过描述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变迁,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无情。梅树到棘树的转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父母当年如同慈爱的鸤鸠一样抚养子女,如今却只能成为回忆。这一段落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提醒人们要珍惜与亲人共度的每一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孝道难尽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珍惜当下、及时行孝的强烈呼吁。

收录诗词(313)

唐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 字:子西
  •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相关古诗词

戏题醉仙崖

谁家翠岭高亭亭,白崖隐起仙人形。

仙人昔尝为酒星,乘兴痛饮乾北溟。

五湖一吸聊解酲,江妃丧魄鳌失灵。

上帝震怒呵出庭,酡然影落秋山青。

行人几见霜叶零,醉仙醉去不复醒。

何须荷锸随刘伶,河沙劫填归冥冥。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古生

卷地风来怒涛起,惊散沙汀双翡翠。

谁将仙匹锁金笼,孤飞吟叫烟波里。

古生开锁放珍禽,春江日暖重相寻。

巧舌相和苇风软,绮翼交飞菰浪深。

壮哉古生真任侠,气义肝肠何激烈。

功成不复更偷生,一剑挥霜襟溅血。

世间美事多参商,白马青梅人断肠。

古生埋没在何处,江山流水空茫茫。

形式: 古风

走笔赠仙姑

仙姑八十春秋高,两鬓墨黑无斑毛。

鹿胎冠子青纱袍,神风清峻真仙曹。

人生瞥忽如销膏,是非海里翻波涛。

五斗官米令人劳,安能俛首争锥刀。

愿仙乞我瓢里一丸药,武陵溪上抖擞世俗腥与臊。

不然教我蝉蜕羽化秘诀之一二,海山深处摘取王母千岁不熟之蟠桃。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醉后怒笔

炭寒火冷灯微明,虚檐泻雨如倾瓶。

酒酣耳热身体轻,抚膺大吼黄钟声。

怒目直视如流星,拔剑击柱傍人惊。

丈夫宁可五鼎烹,安得容此吞舟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