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天锡题畅曾伯幽居

淮水清瀰瀰,好山多近村。

市收僧乞米,舟舣客过门。

灯火邻家夕,风沙泺水昏。

卜居谙土俗,野老旧能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画卷。首句“淮水清瀰瀰”,以淮水的清澈引出对环境的赞美,暗示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优美。接着“好山多近村”一句,点明了周围环绕着秀丽的山峦,与村落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景象。

“市收僧乞米,舟舣客过门”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乡村社会的淳朴与和谐。市集收市后,僧人前来乞讨食物,而船只靠岸时,客人路过门前,这些场景都充满了人情味,体现了社区间的互助与温暖。

“灯火邻家夕,风沙泺水昏”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邻居家的灯火在夜幕中闪烁,与远处的泺水在风沙中显得朦胧,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又略带寂寥的画面。这种对比,既表现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

最后,“卜居谙土俗,野老旧能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地风俗习惯的熟悉和对老一辈人的尊重。通过与老者的交流,诗人不仅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代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

收录诗词(390)

李孝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冯秦卿藏书

荣中富贵传,宾客尽能文。

属世方櫜武,无人学解纷。

剑成猿接木,围合鹿号群。

官作清时好,长吟生白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和蔡石云县尉

西岑路滑不可上,我此曾支六尺藤。

塔顶云凝明似鹤,松根石老瘦于僧。

玉箫冉冉飞春县,画舸眈眈飐夜灯。

闻有丹霞旧门户,欲参大意与谁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贺梅

水落山空百草乾,天公玉女耐高寒。

松根云煖客吹笛,竹外月高谁倚门?

岁晚王孙犹怨色,天寒公主欲归魂。

北风端是春消息,吹得雪多花更繁。

形式: 七言律诗

泊舟姑苏台下

霸主吞雄事莽然,空遗陈迹向千年。

天寒笛起孤城里,日暮舟行积水边。

万里飞鸿如识路,故园黄菊不胜妍。

吴王台沼连衰草,惟有西山出断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