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翁还作小儿情,手种芭蕉为雨声。
便有微泉出堂下,一泓清彻照轩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翁在家中种植芭蕉,以便在雨天能听到雨声的温馨场景。诗人通过老翁的行为,展现了对童年记忆的情感留恋和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老翁还作小儿情,手种芭蕉为雨声"两句,直接表达了主题。这里的“老翁”指的是一位年迈的老人,而“还作小儿情”则意味着他仍旧保持着童心,对于那些能够带来乐趣和安慰的事物依然充满兴趣。手种芭蕉,原本是一件平凡之事,但在这里却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为了听到雨天的雨声。这不仅是对听觉享受的追求,也反映出老翁对于自然界中简单乐趣的珍视。
"便有微泉出堂下,一泓清彻照轩楹"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居所的景象。这里的“便有”暗示了因果关系,种植芭蕉不仅为的是雨声,还可能带来了意外之喜——泉水的出现。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美丽。“一泓清彻照轩楹”则是对室内光线效果的一种描写,"一泓"指的是小片或细流的水,而“清彻照轩楹”则形容了泉水在阳光下折射出的光辉映照到了房梁上,给人一种宁静而纯净的感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片段,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好、对生活情趣的珍爱之情。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主人怜客置东堂,为致炎天十步凉。
胜事自来非力致,江南山色巧相望。
虹长饮雨川无滴,蘋末生风沼有波。
一扫烟云不知处,夜天如水泻银河。
洗来桐叶晚青青,积雨阑干暗菌生。
墙角半倾苔晕合,萧萧风草一蛩鸣。
过作抛人去,非真我独知。
如何立不定,却有独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