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光老矣墨婆娑,无赖梅花一白何。
为问西来宗旨道,世间色相是空么。
此诗由宋代文天祥所作,题为《慧和尚三绝(其三)画》。文天祥以画中之花喻人生百态,以梅花之白象征纯净与超脱。诗中“花光老矣墨婆娑”描绘了花朵在墨色中逐渐凋零的景象,寓意着时光流逝,万物终将归于寂灭。接着,“无赖梅花一白何”则以梅花的洁白反衬出生命的纯净与不屈,即使在衰败中仍保持着高洁的品质。
“为问西来宗旨道,世间色相是空么?”这一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引导读者思考世界的本质与存在的意义。通过询问“世间色相是空么”,诗人探讨了佛教中关于空性的概念,即世间万物皆为空相,非永恒不变,强调了对生命和世界本质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借由对画面的描绘,引申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文天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比花的凋零与梅的坚韧,以及对空性的追问,诗人在字里行间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收拾衡云作羽衣,便如屈子远游归。
离骚忘却题天柱,为立斜阳问翠微。
方共衡云把酒杯,春风吹向郁孤台。
雁将回处惊帆落,花未开时怯笛催。
别草可堪游子去,寄梅应为故人来。
临行笑觅凝香谱,十驾那追逸骥材。
中书堂帖下诸城,摇首庭中号独清。
此后方知枢密事,从今北地转相惊。
落得称呼浪子刘,樽前百媚佞旃裘。
当年鲍老不如此,留远亭前犬也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