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尔生虽弱弟,遇我若严师。
不尽平生话,终惭死后知。
在囊时颖发,于道亦潜窥。
愁绝西堂梦,思君不为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哭舍弟东山十首》中的第六首。诗中表达了对亡弟深切的哀悼之情。诗人以“尔生虽弱弟,遇我若严师”开篇,既赞美了弟弟虽小却能以师长之礼对待自己,又暗含着对弟弟早逝的惋惜。接着,“不尽平生话,终惭死后知”两句,表达了对未能与弟弟充分交流的遗憾和对死后方知弟弟心意的愧疚。后两句“在囊时颖发,于道亦潜窥”则赞美了弟弟在学问上的才华和对道义的追求。“愁绝西堂梦,思君不为诗”则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弟弟而产生的愁绪,以及对无法通过诗歌表达这种情感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亡弟的回忆和哀悼,展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失去亲人的无尽思念。
不详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义重潘夫子,三年授一经。
在生心感激,垂死语丁宁。
孝义闻遗轨,文章见发硎。
王生亦呜咽,哀诔忍能听。
娶妇虽成寡,传宗幸有儿。
向来三月仅,已是百年期。
婉娈仍多病,存亡恐未知。
我心逾第五,仓卒敢论私。
骨肉仍多病,三年血涕流。
我身犹剧病,亲老更禁愁。
薤叶偏多露,荆花亦自秋。
牛眠恐未稳,匆迫重为谋。
命也嗟谁及,悲哉秪自伤。
万端皆触目,一日几回肠。
晚岁归摇落,幽魂堕渺茫。
诗成意不极,身在恨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