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周伦所作,名为《答周秋汀》。诗中描绘了一位年迈诗人创作诗歌的情景,以及诗歌与自然、时间的微妙联系。
首句“老去诗篇字字工”,点明了诗人已至暮年,但其诗作依然精妙绝伦,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这反映了诗人即使在生命晚期,仍能保持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高超技艺。
次句“苍头长日送诗筒”,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状态。每日都有苍头(可能指仆人或助手)送来装满新作的诗筒,暗示诗人的创作活动持续不断,即使在老年也未曾停歇。
第三句“夜来我亦惊诗梦”,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过程的独特体验。夜晚,诗人仿佛进入了诗意的梦境,灵感如泉水般涌现,这种体验既神秘又令人兴奋。这里的“诗梦”不仅指实际的梦境,更象征了诗人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精神状态。
最后一句“声落秋山寺里钟”,将诗人的创作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句描绘了诗人创作的诗歌如同钟声一般,在秋天的山寺中回响,寓意着作品的深远影响和永恒价值。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通过诗歌与自然、宇宙建立起一种和谐的联系,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仍能保持创作热情和高超技艺的风采,同时也传达了诗歌与自然、时间的深刻关联,以及作品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