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溪云画竹

唐人画竹推绝伦,辋川真为竹写神。

笔端抽出钩锁法,片片剪落湘云春。

澄清亦得此君意,金错刀成世争贵。

数叶萧疏玉一枝,凤毛龙角誇雄丽。

张君画竹何人传,落墨往往宗辋川。

佳人天寒翠袖薄,满堂飒飒生风烟。

平生跌宕不羁迹,尤与此君情莫逆。

大娘剑器张颠书,奇妙自与常人殊。

兴来大叫数纸尽,赤手探得骊龙珠。

君今骑鲸蹑云衢,百年真迹绝世无。

尔从何处得此图,重价自合倾名都。

我来为尔赋长句,诗成总是江南趣。

醉挥如意按节歌,不知击折珊瑚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名为《题张溪云画竹》。诗中对张溪云的竹画给予了高度评价,赞美其技艺之高超,仿佛能将竹子的灵魂与精神完美地呈现在画布之上。诗中提到的“钩锁法”和“湘云春”,形象地描绘了画家在创作时的技巧与氛围,以及作品所展现出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还提到了“澄清”与“金错刀”,这些词语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质感与价值,也暗示了竹画的珍贵与独特之处。通过“数叶萧疏玉一枝”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竹叶与玉相比较,突出了竹子的清雅与高贵。

此外,诗中还提及了张溪云画竹的风格深受唐代著名画家王维(即“辋川”)的影响,这表明了他对传统艺术的尊重与传承。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张溪云画竹时的场景与情感,如“佳人天寒翠袖薄,满堂飒飒生风烟”,生动地展现了画作背后的情感世界。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张溪云画作的珍视与欣赏之情,认为其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诗人通过自己的诗歌,赋予了这幅画作以新的生命与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韵律与意境。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梅庄卷

我家吴山群玉坞,千林雪霁花难数。

几回听彻青鸟啼,春在南枝北枝吐。

冲寒载酒花间游,漠漠梨云烂不收。

暗香疏影发诗思,还如何逊在扬州。

别来倏忽流光改,夙昔閒情竟何在。

美人家有梅花庄,十里素香春蔼蔼。

九龙山下三泖东,浑似西湖水月中。

市上红尘飞不到,玉妃别下广寒宫。

归心便趁东风起,飞度湖山万花里。

狂歌唤取缟衣仙,兴捲吴淞半江水。

青灯照我客舍寒,归计其如行路难。

花前胜赏仍负却,坐惜春深香粉残。

人生百岁浑如寄,还省旧游怜久弃。

题诗为赠梅庄人,目极瑶英缈天际。

形式: 古风

白云窝

道人昔隐吴山麓,檐下常留白云宿。

道人今住钟山西,半櫩思借白云栖。

吴山钟山相对起,江水江花三百里。

多情惟有故山云,长日氤氲落窗几。

窗几白云看渐多,道人身在白云窝。

兴来击碎铁如意,翻作青天白日起。

青天云起知多少,笑指蓬莱山石小。

沧溟弱水一杯中,咫尺扶桑海光晓。

我生本是无心人,叨入青琐陪朝绅。

平生无限江海趣,白云常与情相亲。

偶来假榻云窗卧,满屋白云寒欲堕。

横江孤鹤一声秋,枕上黄粮忽惊破。

形式: 古风

赠赵丹林先生

晋唐以来善画者,北苑神妙超古今。

咸英韶舞既兴作,世间凡乐皆哇淫。

丹林赵君抱画癖,毫端彷佛窥其室。

匡庐南走控祝融,泰岱东撑压溟渤。

兴来信手势若飞,屼嵂纵横满高壁。

自从携家隐五湖,葛巾芒屦侪樵渔。

或时落笔益奇绝,往往探夺骊龙珠。

江南巨室争购得,一纸不惜千缗储。

君今冉冉迫垂老,君画从兹愈当宝。

我有素缣雪花皎,烦君精意一挥扫。

回取商岩貌惟肖,明廷恐欲求师保。

形式: 古风

谢故人送炭

岁云暮矣天荒凉,北风萧飒号枯桑。

天工衒术逞奇巧,剪冰作花散下方。

空斋有客羸且病,正襟危坐冻欲僵。

地炉无火灰亦冷,双足刺若触剑铓。

故人相爱意殊厚,凌晨投以炭二筐。

瘦形挺然状鸡骨,尚带栎坞秋烟香。

便如暗室正欲睹,忽向目前逢夜光。

施敲石火自吹燎,陡觉群阴皆遁藏。

须臾血脉始和畅,渐久神气皆扬扬。

信知此物功不细,能使阳德随昭彰。

吾闻冬至子之半,泰道从此当开阳。

今年天心亦何事,乃遣沴气妨时旸。

缄诗报谢有深感,梅花几日开春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