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月夕赋道词,书毕,怆然有.感,再赋此

满目飞明镜。忆年时、呼朋楼上,畅怀觞咏。

圆到今宵依前好,诗酒不成佳兴。

身恰在、燕台天近。

一段凄凉心中事,被秋光、照破无馀蕴。

却不是,诉贫病。宫庭花草坦幽径。

想夜深,女墙还有,过来蟾影。

千古词人伤情处,旧说石城形胜。

又今说、断桥风韵。

客里蝉娟都相似,只后朝、不见潮来信。

且喜得,四边静。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翻译

满眼望去都是明亮的镜子,回想当年,我们在楼上唤友畅饮赋诗。
月圆如昔,但今晚的饮酒作诗却没有了往日的兴致。
我仿佛身处燕台,感觉离天很近。
心中藏着深深的哀愁,被秋日的光芒照得毫无保留。
这并不是在诉说贫穷或疾病,而是宫廷中的花草和幽静的小径。
深夜里,城墙上的月影依然,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自古以来,词人们常在此地感伤,有人说这里是石城美景。
现在又有人谈论断桥的风韵。
异乡的景色虽美,但未来的潮水不再有消息传来。
幸好四周一片宁静。

注释

飞明镜:明亮的镜子。
呼朋楼上:唤朋友到楼上来。
佳兴:好的兴致。
燕台:古代地名,这里指代京城。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
石城:古代地名,此处可能象征着某座有历史遗迹的城市。
断桥:著名的桥,可能有特定的历史故事。
蝉娟:形容月亮明亮,也指美女。
潮来信:潮汐的信息,可能象征着某种期待或变化。
四边静:四周安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怀旧的场景,诗人在明镜中回忆往昔,与朋友们在楼上畅饮咏诗的情形。然而,时光流转,现实与过去的美好相比显得黯淡无华。诗人身处燕台,感受着秋风中的凄凉,心中充满了旧日的情怀和哀愁。

诗中提到的“宫庭花草坦幽径”和“女墙还有过来蟾影”,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繁华落尽的感慨。"千古词人伤情处,旧说石城形胜。又今说、断桥风韵"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感触和对过往美好无法挽回的无奈。

最后“客里蝉娟都相似, 只后朝、不见潮来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哀叹,而“且喜得,四边静”则是对现实中的片刻宁静的欣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记忆的回顾和对现实凄凉境况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134)

汪梦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初入都门漫赋

西北有神州。曾倚斜阳江上楼。

目断淮南山一抹,何由。载泪东风洒汴流。

何事却狂游。直驾驴车度白沟。

自古幽燕为绝塞,休愁。未是穷荒天尽头。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尤]韵

朝中措.客邸有感

人言楼观似寥阳。巍倚太清傍。

便有二京赋手,也须费力铺张。

客窗梦断,星稀月澹,一枕凄凉。

旧日春风汴水,□□多少垂杨。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摸鱼儿.过东平有感

忆旧时、东方□郡,东原尽是佳处。

梁都破了寻南渡,几遍狐号鳝舞。君试觑。

环一抹荒城,草色今如许。芳华旧地。

曾一上飞云,歌台酒馆,落日乱鸦度。吟情苦。

滴尽英雄老泪。凄酸非是儿女。西湖似我西湖否。

只怕不如西子。秋欲暮。要一看秋波,又自催归计。

休□浪语。待过江说与,高车驷马,今是朝天路。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踏莎行.贺宗人熙甫赴任

选得官归,黄埃满面。难于奏赋明光殿。

秋帆落日渡淮来,三杯酒浊凭谁劝。

旧日佳词,自吟一遍。绿袍不是嫦娥剪。

红楼十里古扬州,无人为把珠帘卷。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