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玉山徵君(其三)

小径升堂旧不斜,幽居浑似杜陵家。

五株桃树当春草,一带溪流入浣花。

每自放船歌白苧,也从漉酒脱乌纱。

风流更忆瀛洲客,应献安期枣似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元代至奂所作的《寄玉山徵君(其三)》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宁静画卷。诗中以“小径升堂旧不斜”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小径,通往幽静的居所,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接着,“幽居浑似杜陵家”一句,通过类比杜甫的居住环境,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清幽与雅致。

“五株桃树当春草,一带溪流入浣花”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五株桃花点缀在绿草之间,溪水潺潺,仿佛是自然界的乐章,为这静谧的居所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力。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每自放船歌白苧,也从漉酒脱乌纱”则展示了诗人的日常生活情趣。放舟于溪上,随波逐流,自歌自乐,脱下官服,享受自然之乐,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风流更忆瀛洲客,应献安期枣似瓜”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中的仙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瀛洲客,象征着超凡脱俗的仙人,安期枣似瓜,则寓意着长寿与吉祥。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惜,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5)

至奂(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玉山徵君(其四)

春到江南野水滨,绝怜幽事总相亲。

风飘玉雪柳花落,雨湿琅玕竹树新。

洗砚时时临晋帖,赋诗往往似唐人。

向来为识江村路,此日过从莫厌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玉山主人

草堂东望白云深,主人爱书如爱金。

下榻每因扬执戟,得句长怀支道林。

松花满树可为酒,竹笋隔帘成绿阴。

我欲乘閒远相过,坐对石床弹玉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玉山佳处

玉山青青青若莲,山中楼阁白云连。

采药相从赤松子,吹箫时约紫霞仙。

鲛人献宝珠盈斗,石壁题诗笔似椽。

相去地无三十里,会须骑马草堂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玉山草堂

传道昆山有草堂,风流不减百花庄。

窗前绿竹飞鹦鹉,井上高梧集凤皇。

每想对床延孺子,近闻筑室款支郎。

乘閒亦欲携樽酒,雪里清江泛野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