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陈良臣颐轩四首(其二)

啼鹃底用流血,渴水犹贪饮河。

勿谓山雷象浅,人生口祸常多。

形式: 六言诗 押[歌]韵

翻译

杜鹃鸟为何要流血啼叫,哪怕口渴也要贪婪地喝河水。
不要以为山中的雷声微弱,人生的言语灾祸却常常多于实际。

注释

啼鹃:杜鹃鸟。
底用:究竟为何。
流血:啼叫时出血。
渴水:口渴喝水。
犹贪:仍然贪婪。
饮河:喝河水。
勿谓:不要认为。
山雷:山中的雷声。
象浅:声音微弱。
口祸:言语灾祸。
常多:常常很多。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刘子翚所作,名为《寄题陈良臣颐轩四首(其二)》。诗中的意境深邃,语言简练而富有象征意味。

"啼鹃底用流血"一句,通过啼鹃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苦难的感慨。啼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被赋予悲凉、哀婉的情感,它的啼叫声宛如哭泣,故而以啼鹃为喻,暗示着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幸。

"渴水犹贪饮河"则是比喻人心中的欲望,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无法满足其内心的渴求。这里的“渴水”象征了无尽的欲望,而“饮河”则是对这种欲望无度增长的形容。

"勿谓山雷象浅,人生口祸常多"这两句诗,则是在告诫人们,不应认为天灾或自然界的声音(如山雷)是肤浅的,因为人世间更多的是由口舌之争所引发的灾难。这里强调了语言的力量和危险性,提醒人们谨慎言行。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苦难与欲望无尽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警示人们注意言行,以免招致灾祸。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劝诫,也可看作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寄题陈良臣颐轩四首(其一)

七事疑生何晏,三爻梦感虞翻。

独养灵龟不昧,有人高卧颐轩。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

寄题郑尚明煮茶轩三首(其三)

一点春回枯蘖,万家噪动寒墟。

凤饼龙团玉食,伤心半入穹庐。

形式: 六言诗 押[鱼]韵

寄题郑尚明煮茶轩三首(其二)

鼋鼎从渠染指,曲车绝念流涎。

犹有清馋未已,茶瓯日食万钱。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寄题郑尚明煮茶轩三首(其一)

过耳飕飕未歇,装怀愦愦俄空。

它日宁逃水厄,会须一访髯翁。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