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叹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

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

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

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

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

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

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

老人傥得食,妻子鸿毛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所有的山坡都种上了麦子,所有的水田都种上了水稻。
牛的颈部被磨破成疮,露出骨头,仍大声呵斥它连夜耕地。
从事农业就要竭尽全力,只想要过上安稳快乐的日子。
门前是谁在急促的敲门呀?是县吏一声声催促着把租税交。
我被抓进那县府衙门,倍受刑杖拷打之苦。
普天之下有谁不惧怕死亡呢?心中估量我怕是性命难保。
放还家中想向家人详细说出,又怕伤害父母之情。
唉!如果老人们能吃饱,妻子儿女的生命也只好视作鸿毛。

注释

秔:同“粳(jīng)”,稻谷的一种,种于水田。
牛领:牛的颈部。
疮:伤口。
叱叱:大声呵斥耕牛声。
事:从事。
本业:指农业。
剥啄:敲门声。
县庭:县衙门大院。
穷:尽。
这里指倍受……之苦。
笞搒:用刑杖拷打。
惮:惧怕。
自计:自忖,自己估量。
具说:全部详细说出。
倘:如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农民艰辛的生活状况。首句“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粳”展现了农人对土地的充分利用,然而接下来的“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则揭示了他们劳动的艰苦和勤劳,即使身体疲惫至极,仍坚持不懈。诗人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希望社会安宁,人民能过上安稳生活。

然而,现实残酷,“门前谁剥啄,县吏徵租声”,农民们不得不面对官府的苛捐杂税,一入县庭,“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遭受严酷的催租拷打。诗人同情他们的困境,“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每个人都畏惧死亡,但生活所迫,无法逃避。

最后两句“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忧虑,担心自己的不幸遭遇会伤害到年迈的父母。即使自己处境艰难,也宁愿独自承受,只愿家人能有一口饭吃,“老人傥得食,妻子鸿毛轻”,显示出深沉的亲情和牺牲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农家叹》通过生动的细节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农民在封建社会中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以及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农家秋晚戏咏

鞭地如镜筑我场,破砻玉粒输官仓。

九月野空天欲霜,甑中初喜新粳香。

舍边萧萧落叶多,野蚕出茧飞黄蛾。

寒蔬种罢醉且歌,只鸡短纸赛园婆。

形式: 古风

农家歌

村东买牛犊,舍北作牛屋。

饭牛三更起,夜寐不敢熟。

茫茫陂水白,纤纤稻秧绿。

二月鸣搏黍,三月号布谷。

为农但力作,瘠卤变衍沃。

腰镰卷黄云,踏碓舂白玉。

八月租税毕,社瓮醲如粥。

老稚相扶携,闾里迭追逐。

坐令百世后,复睹可封俗。

君不见朱门玉食烹万羊,不如农家小甑吴粳香。

形式: 古风

农桑四首(其三)

采桑蚕妇念蚕饥,陌上匆匆负笼归。

却羡邻家下湖早,画船青伞去如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刘郎浦夜赋

平生远游心,睥睨万里窄。

今年下三巴,放浪浮七泽。

菰蒲无远近,但觉风索索。

浪高星辰湿,天碧河汉白。

十年散醉发,未易著朝帻。

守符倘可乞,来作潇湘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