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

春隰荑绿柳,寒墀积皓雪。

依依往纪盈,霏霏来思结。

思结缠岁晏,曾是掩初节。

初节曾不掩,浮荣逐弦缺。

弦缺更圆合,浮荣永沉灭。

色随夏莲变,态与秋霜耋。

道迫无异期,贤愚有同绝。

衔恨岂云忘,天道无甄别。

功名识所职,竹帛寻摧裂。

生外苟难寻,坐为长叹设。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开篇便以“春隅荑绿柳”、“寒墀积皓雪”对比鲜明地勾勒出季节交替的画面。接着,“依依往纪盈”和“霏霏来思结”则透露出诗人怀旧之情,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缅怀。

“思结缠岁晏,曾是掩初节”一句中,“思结”指的是思念绵长,而“曾是掩初节”则暗示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已被时间所掩盖。下文“初节曾不掩,浮荣逐弦缺”表达了即使最初的美好也不再,如同弓断弦绝一般,无法挽回。

“弦缺更圆合,浮荣永沉灭”一句中,“弦缺”继续之前的比喻,而“浮荣永沉灭”则是对虚幻荣华的深刻认识。接下来的“色随夏莲变,态与秋霜耋”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道迫无异期,贤愚有同绝”一句中,“道迫”指的是命运所迫,而“贤愚有同绝”则表达了一种宿命论,即不管是贤者还是愚者,在某些方面都难逃相同的结局。

诗人在“衔恨岂云忘,天道无甄别”中流露出对天道的质疑和自己的不甘心情,而“功名识所职,竹帛寻摧裂”则显示了对于功名成就的追求,以及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持态度。

最后,“生外苟难寻,坐为长叹设”一句中,“生外苟难寻”表达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愿望,而“坐为长叹设”则是诗人对于生命和世事的一种深长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功名利禄以及生命意义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73)

沈约(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字:休文
  •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 生卒年:441~513年

相关古诗词

东武吟行

天德深且旷,人世贱而浮。

东枝才拂景,西壑已停辀。

逝辞金门宠,去饮玉池流。

霄辔一永矣,俗累从此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乐将殚恩未已应诏诗

凄锵笙管遒,参差舞行乱。

轻肩既屡举,长巾亦徐换。

云鬓垂宝花,轻妆染微汗。

群臣醉又饱,圣恩犹未半。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诗

廉公失权势,门馆有虚盈。

贵贱犹如此,况乃曲池平。

高车尘未灭,珠履故馀声。

宾阶绿钱满,客位紫苔生。

谁当九原上,郁郁望佳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出重闱和傅昭诗

鲁连扬一策,陈平出六奇。

邯郸风雨散,白登烟雾维。

排云出九地,陵定振五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