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张侯府幼莲师在殡

巡视空堂阅月移,依稀曾是别师时。

半年行役思心切,一恸空来侍疾迟。

绝学千金成岂见,人生三釜洎犹悲。

但凭雨夜彭城感,试为探寻满箧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宿张侯府幼莲师在殡》由清代诗人林旭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逝去师长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联“巡视空堂阅月移,依稀曾是别师时”,诗人独自漫步在空荡荡的厅堂中,月光洒落,时间仿佛凝固。这句诗营造了一种寂静而哀伤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时光的追忆。诗人似乎在回忆与师长分别的那一刻,那份情感的细腻与深刻跃然纸上。

颔联“半年行役思心切,一恸空来侍疾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师长的思念与遗憾。半年的奔波劳碌让诗人内心更加迫切地思念师长,然而当得知师长病重的消息赶来时,却已为时过晚,无法再侍奉在侧。这一联中的“一恸”不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楚,也暗示了对未能及时陪伴师长的深深自责。

颈联“绝学千金成岂见,人生三釜洎犹悲”,诗人在此联中反思了师长的绝学与人生价值。尽管师长的绝学可能已难以再现,但其精神与教诲依然值得后人铭记。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即使面对生命的终结,仍然感到悲痛与不舍。

尾联“但凭雨夜彭城感,试为探寻满箧诗”,诗人以雨夜彭城之感,寄托对师长的怀念,并尝试在记忆中寻找师长留下的诗篇。这一联既是对师长诗歌才华的赞美,也是对师长精神世界的致敬,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纪念师长,传承其精神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师长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02)

林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闹市口小寓

二月长安键户眠,几多情绪放还牵。

宁知车马喧喧度,只听风光晼晼迁。

白发四娘闲自得,朱笼百舌巧谁怜。

夭桃秾李皆同院,寂寞无言伴枉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新济轮船逢绩九丈和予宿侯府诗感其辞犹哀更答之

先生白发不鬖鬖,心绪千头老弗戡。

失第尚羞行卷谒,无官终被小儿惭。

天涯旅食惟身赖,海上相逢各泪含。

我是哭师君悼友,此情可许别人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闵月湖荷花同游为林昭通绍年

月湖六月南风吹,红裳翠盖浮涟漪。

昔闻其语今见之,眼前反复人得知。

壮夫腰镰方纵意,渔夫拿舟自垂泪。

哀哉斩艾不自保,纷纷载去如束稿。

风水之说讵有凭,邦人波靡诚可憎。

花神伉爽诉炎帝,妖气天阍反见挤。

苍苍岂必矜君子,我怼祸端由自取。

中通外直得之性,蒲稗虽多何足竞。

一朝谗口巧中伤,坐令丧气及群芳。

藏山居士倘见此,为尔痛苦摧肝肠。

形式: 古风

宜昌城南有汉景帝庙

城南汉景祠,郁郁依大栗。

婆娑舞巴童,迎神激清瑟。

普土皆王臣,瘴陕犹荐苾。

惟王禘其祖,礼先所自出。

郡国奉禋祀,我疑章武日。

孔明礼乐材,斟酌得疏密。

儒生许孟辈,会议想奋笔。

惜哉无史官,宪章坐散逸。

罘罳此仅存,取證谅难必。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