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家偶同宿,解后觉情多。
世故政如此,人生能几何。
凉风侵白苧,暮雨湿青萝。
且尽今宵酒,乘酣发浩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在山中馆舍住宿的情景,流露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感慨。首句“山家偶同宿”,简述了聚会的地点和缘由,随后“解后觉情多”一句,点明了在深入交谈后情感的加深。接着,“世故政如此,人生能几何”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世间变迁和生命有限的深刻思考。
“凉风侵白苧,暮雨湿青萝”描绘了一幅秋夜山中的景象,凉风拂过穿着白色苎麻衣裳的人,暮雨打湿了青色的藤萝,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最后,“且尽今宵酒,乘酣发浩歌”则展现了诗人借酒浇愁、放声高歌的豪迈姿态,试图在短暂的相聚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释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在面对人生无常时的豁达态度。
不详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抚物情何极,经秋景未穷。
禾根生晚绿,树杪变新红。
城垒风尘隔,川原雨露同。
家家熟醅酒,得似醉乡翁。
山曲东西坞,原高上下田。
牛羊归薄莫,禽鸟乐丰年。
避世庞公老,思农季子贤。
欲为耕凿计,出处愧茫然。
十里华川上,年来足胜游。
雨花林下寺,风柳驿边楼。
漠漠芙蓉浦,依依杜若洲。
平生身外事,未许付浮鸥。
相携偶出郭,纵目路忘赊。
山色初晴好,湖波积雨加。
春农浮酒兴,人壮惜年华。
世事犹多故,芳辰重叹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