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九)

尧夫非是爱吟诗,虽老精神未耗时。

水竹清闲先据了,莺花富贵又兼之。

梧桐月向怀中照,杨柳风来面上吹。

被有许多闲捧拥,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尧夫并不是因为热爱写诗,尽管年老但精神依旧饱满。
他享受着水边竹林的宁静,同时拥有莺歌花丛的富贵。
月光如梧桐般洒在他心上,清风像杨柳拂过他的脸颊。
他备受众多闲暇时光的环绕,尧夫并不是仅仅因为写诗而快乐。

注释

尧夫: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非是:并非仅仅。
爱吟诗:热爱写诗。
虽老:尽管年老。
精神:精神状态。
未耗时:依旧饱满。
水竹清闲:水边竹林的宁静生活。
据了:占据了,享受着。
莺花富贵:莺歌花丛的繁华。
兼之:同时拥有。
梧桐月:如梧桐般的明亮月光。
怀中照:洒在心上。
杨柳风:杨柳带来的微风。
面上吹:拂过脸颊。
被有许多:有很多。
闲捧拥:闲暇时光的环绕。
捧拥:环绕,簇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其九)》,邵雍以诗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他并非单纯为了吟咏而吟诗,而是出于内心的喜好和情感表达。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他生活的闲适与自得:在水竹环绕的清幽环境中,他占据了这份宁静;同时,他也享受着莺花盛开的富贵景象,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梧桐月向怀中照,杨柳风来面上吹”这两句,通过月光洒在梧桐树上,微风吹过杨柳,形象地展现了夜晚的静谧和春风的轻柔,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惬意。最后,诗人再次强调“被有许多闲捧拥”,表达了他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喜爱,以及他的生活充满了闲暇和赞誉。

整首诗以“尧夫非是爱吟诗”开头,以相同句式结尾,形成呼应,强调了诗人吟诗并非外在的行为,而是内心情感的流露,以及他所处环境和生活的满足感。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六十)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不乐时。

明月恰圆还却缺,好花才盛又成衰。

返魂丹向何人用,续命汤于甚处施。

天听虽高只些子,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一一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何所为。

睡思动时亲瓮牖,幽情发处旁盆池。

寻芳更用小车去,得句仍将大笔麾。

馀事不妨闲润色,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一一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试时。

事体待谙然后信,人情非久莫能知。

同沾雨露蒿莱质,独出雪霜松柏姿。

见惯不如身历过,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哭张师柔长官

生平志在立功名,谁谓才难与命争。

绝笔有诗形雅意,盖棺无地尽交情。

胸中时事何由展,天下人才不复评。

魂若有知宜自慰,子孙大可振家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