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其八)

浦口江头艇子呼,有怀逸兴恐成孤。

非斗邮传憎尘土,自爱江山入画图。

峰势宛如神峻拔,瀑痕浑似笔浓枯。

顾怜文力孱非敌,剩欲追摹忽已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在浦口江边,小舟呼唤着我,心中怀揣着无尽的兴致,唯恐这份孤独难以承载。
我不愿像邮件般在尘土中奔波,更爱让江山美景融入画卷之中。
山峰的形态仿佛神祇般威严挺拔,瀑布的痕迹如同浓墨重彩的画笔。
自知才情不足与之抗衡,我只能遗憾地想尽力描绘,却发现自己已被美景远远甩开。

注释

浦口:地点名,长江下游的一个渡口。
艇子:小船。
逸兴:超脱世俗的兴致或才情。
孤:孤独,这里指难以承载的心情。
斗邮传:古代传递文书的使者,比喻频繁奔波。
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
江山入画图:自然景色如诗如画。
峰势:山峰的态势。
神峻拔:形容山峰高大威严。
瀑痕:瀑布留下的痕迹。
笔浓枯:比喻瀑布水流如浓墨般粗犷。
文力:文学才华。
孱非敌:才力不足,无法匹敌。
追摹:模仿或描绘。
逋:逃避,这里指被美景吸引而未能追随。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赵蕃在浦口江头乘船出行,心中怀揣着闲逸的情趣和对美景的热爱。他厌恶尘世间的纷扰,更愿意让江山的秀美如画般留在心中。诗中通过比喻,将山峰的峻峭比作神祇的威严,瀑布的痕迹比喻为浓墨枯笔的挥洒,展现出自然景色的壮丽与艺术的韵味。

诗人自谦文才不足,无法完全捕捉和表达眼前的美景,只能遗憾地表示想要追摹却已错过。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创作的向往,以及对自己能力有限的自嘲,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其七)

春今回首便天涯,留得芳英在物华。

野色似云閒放犊,树阴如幄暗巢鸦。

金钱满地空心草,紫绮漫郊苦菜花。

试考方言助多识,欲传名字入诗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其六)

乾溪溪侧弹子洞,薄暮过之聊且休。

志欲山林成独往,愧无名姓继三游。

奇奇怪怪乏画手,凿凿磷磷宜枕流。

岩岫水泉真两得,未容石井独吾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其五)

既雨得晴晴亦佳,笋舆终日度咿哑。

蒙笼篁竹四三里,髣髴茅茨三五家。

邻舍相闻亦鸡犬,田畴随事有桑麻。

居夷何陋惭君子,不尔辞官学种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其四)

大麦初齐积渐黄,青青小麦更连冈。

去冬屡雪有如此,今岁一丰端可望。

负笼不须嗟甚苦,腰镰行且看争忙。

太仓红腐憎泥土,亦复遥思饼饵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