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润父资圣寺壁间韵

古径萦迂碧藓深,瘦藤得得叩丛林。

雪浮茗枕陪僧话,风度松窗奏法音。

断壁剔虫伤古画,拂尘挥兔断清吟。

留衣尚有重来约,一笑何妨载酒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古老的路径蜿蜒在青苔深处,细瘦的藤蔓轻轻敲打着丛林。
雪花飘落在茶枕上,伴随着僧侣们的交谈,清风穿过松窗,带来诵经的声音。
残破的墙壁上,虫蛀的痕迹让古画更显沧桑,清扫灰尘的动作打断了诗人的沉思。
衣物虽已留下,但约定重访,带着微笑,不妨携酒探寻旧迹。

注释

古径:古老的路。
萦迂:蜿蜒曲折。
碧藓:绿色的苔藓。
深:很深。
瘦藤:细瘦的藤蔓。
得得:轻柔的声音。
叩丛林:敲打丛林。
雪浮:雪花飘落。
茗枕:茶枕。
僧话:僧侣交谈。
法音:诵经声。
断壁:残破的墙壁。
剔虫:虫蛀。
古画:古旧的画作。
清吟:诗人的低吟。
留衣:留下衣物作为标记。
重来约:再次来访的约定。
一笑:微笑。
载酒:带着酒。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易士达的《和李润父资圣寺壁间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古径萦纡碧藓深”,以蜿蜒的小径和深深覆盖着青苔的环境,营造出古寺的幽深与宁静。"瘦藤得得叩丛林",通过瘦藤轻轻敲击的声音,暗示了僧侣们的行踪和寺内的寂静。

颔联“雪浮茗枕陪僧话,风度松窗奏法音”进一步描绘了僧人们品茗谈经的场景,雪落茗香,风过松声,都带有禅宗的意境。"法音"一词,暗指佛法的声音,给人以心灵上的净化。

颈联“断壁剔虫伤古画,拂尘挥兔断清吟”则转向了对寺内壁画的细致观察,斑驳的墙壁上,虫蛀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而诗人拂去灰尘的动作,似乎也在寻找历史的回声。

尾联“留衣尚有重来约,一笑何妨载酒寻”表达了诗人对此次游历的留恋以及期待重访的心情,即使离去,也约定将来带着酒再来寻觅这份禅意与乐趣,展现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资圣寺的环境和僧人生活,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古寺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84)

易士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杜鹃再韵

片片桃花下钓矶,声声杜宇暮春时。

迩来夔峡多游子,正好从头唤取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梅花曲(其一)

老树槎芽知几年,结根更在苍崖巅。

雪深三尺冻不折,春条森森临风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梅花吟

孤山和靖真奇士,绕屋种梅清彻底。

暗香和月透寒窗,压尽几多红与紫。

挨排花品果为魁,南枝向暖首先开。

当时疏影横斜句,几度吟从笔底来。

劝君莫奏城头角,吹得梢头花片落。

形式: 古风

题云石耕夫道院

片云块石一耕夫,耕得情田数亩馀。

不用木金为耒耜,祇将纸墨当菑畬。

塞茅心撤犹芟草,翻水文成若决渠。

三岁一番供贡籍,平时不用纳王租。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