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詹同的《松涧亭》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涧景象。首句“涧上长松一百尺”展现了松树的高大挺拔,仿佛与天相接,而“松花落涧流香雪”则以比喻手法,形容松花飘落如香雪,涧水因此带上了淡雅的香气。接下来,“仙韶入夜度晴空”运用了仙乐的意象,暗示了环境的宁静和超凡脱俗,夜晚的旋律穿越晴朗的天空,增添了诗意。
“飞瀑随风洒秋月”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动态美,瀑布在风中摇曳,其水珠洒落在秋月下,如同月光下的银色画卷。诗人在此处构筑小亭,“上有云气山青青”,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最后两句“昨日客来觅琥珀,旋汲清泉煮茯苓”,则通过客人来访和煮药的情节,增添了生活气息,也暗示了此地的灵秀之气可能有助于养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松涧亭的景致,既有静态的松树、流水和月色,又有动态的仙乐和瀑布,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