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二)

重来山月半含晖,啜罢甘泉又袒衣。

草砌流莺惊暗度,松窠老鹤故迟归。

禅心欲印三更寂,福地亲占五彩飞。

坐久不知零露重,顿教人世洗炎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登临云门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重来山月半含晖”,以月色半隐半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对山中景色的熟悉与喜爱。接着,“啜罢甘泉又袒衣”,通过品尝清泉后脱去外衣的动作,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在状态。

“草砌流莺惊暗度,松窠老鹤故迟归”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描绘了山间生物的灵动与和谐。流莺在草砌间轻盈跳跃,老鹤则在松枝间悠闲栖息,各自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与诗人形成了一种默契的交流。

“禅心欲印三更寂,福地亲占五彩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深夜的寂静中,诗人的心灵仿佛与宇宙融为一体,体验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希望能在这样的福地上,亲见五彩斑斓的景象。

最后,“坐久不知零露重,顿教人世洗炎威”两句,通过长时间的静坐,诗人竟然没有察觉到露水的重量,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沉浸。这一句还暗示了山中的清凉,能够洗涤人间的炎热与烦恼,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禅意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111)

刘宗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三)

山水情缘奈老狂,追寻古迹已伥伥。

正疑丹井终埋土,直问盘松始放秧。

峨鼻一峰临越绝,龙池六月挂扶桑。

欣然便欲移家去,不坐并州忆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四)

日日秦山面不回,坐间公案是崔嵬。

疑情未触悬崖破,撒手难移寸步开。

万壑松风吹梦尽,一潭萝月送秋来。

分明此事传消息,老衲将茶又举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五)

此事端求信地初,此中无剩亦无馀。

云门座下新拈法,老子生来误读书。

家计只随筇节办,世缘都傍梵钟疏。

从今莫问庐山面,身在山中已是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六)

潇潇琼玉数千竿,寄隐西窗半榻寒。

捞月渐看水底彻,望梅徒惜齿根酸。

谁能定脚当严夜,自笑空门度宰官。

一点摩尼最端的,犹烦喻烛转加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