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其一)

当年小住郁金堂,一折屏山近曲房。

夜月潜踪听响屧,晨葩偷掐供梳妆。

百愁对我欢成笑,十索瞒人苦要偿。

今日藕丝风剪断,相看单道莫思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原湘的《惆怅(其一)》描绘了一段往昔在郁金堂的回忆。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首句“当年小住郁金堂”,点明了回忆的背景,郁金堂可能是一个精致的住所,暗示着昔日生活的优雅与宁静。接着,“一折屏山近曲房”描绘了环境的布局,屏风曲折,房间幽深,营造出一种私密而温馨的氛围。

“夜月潜踪听响屧”写夜晚月光下,主人公静静地聆听女子的脚步声,可能是她的轻盈步履,也可能是她深夜归来,增添了神秘感。而“晨葩偷掐供梳妆”则描绘了清晨的场景,女子采摘鲜花,精心打扮,体现了生活的细致与情趣。

“百愁对我欢成笑”表达了主人公面对愁绪时,那些美好的记忆却仿佛化作欢笑,抚慰心灵。然而,“十索瞒人苦要偿”又透露出一丝无奈,暗示着过去曾有过难以言说的心事或承诺。

最后两句“今日藕丝风剪断,相看单道莫思量”以藕丝被风吹断为喻,象征着过去的缘分已逝,只剩下单薄的记忆。诗人劝慰自己,不必再过多地追忆,让往事随风而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往昔生活的细腻描绘,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782)

孙原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 字:子潇
  • 籍贯:昭文(今江苏常熟)
  • 生卒年:1760 ~1829

相关古诗词

惆怅(其二)

昨朝仙佩下江皋,赠我丁香百结绦。

似诉隐肠难解系,不辞纤手为亲缫。

缠绵正好笼梳发,宛转何从落剪刀。

一线深恩重挂起,鬓丝撩乱玉频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晓睡

桃笙难得一宵宜,偏是郎来妾起迟。

连夕可曾成稳睡,此时何事触炎曦。

花浮磁盎霞犹湿,镜掩纹台月未移。

翻把罗帏低放下,玉肌消减怕教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晚妆

最高楼阁倚雕阑,一种光华射月寒。

心有幽期要佛證,身从明处任郎看。

芙蓉堕髻连云重,蕉葛裁衫映雪单。

恰是不曾当面错,料应欢意似侬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病讯

日炙红酥汗体香,玉人小病倚银床。

心如莲子中间苦,面带葵花一半黄。

小婢那知窥喜怒,庸医枉自臆温凉。

君身何作灵芝药,只许侬看不许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