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梅三首(其二)

贳酒罗浮何处村,频年开落暗销魂。

九疑仙子寻常见,为避东君不出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题梅三首(其二)》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贳酒罗浮何处村,频年开落暗销魂”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梅树在岁月流转中独自绽放与凋零的画面,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贳酒罗浮何处村”,赊酒于罗浮山下的某个村落,这里的“罗浮”是地名,常与梅花联系在一起,象征着高洁与清雅。赊酒可能意味着诗人内心的孤独或是对某种情感的寄托,通过这一行为,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慰藉的意境。

“频年开落暗销魂”,描述了梅花年复一年地开放与凋谢,这种自然现象在诗人眼中似乎带有一种深深的哀愁。这里的“频年”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开落”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生长周期,而“暗销魂”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循环的感伤,暗示了他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深刻思考。

“九疑仙子寻常见,为避东君不出门”,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九疑山传说中有九个仙女,这里借指梅花的高洁与神秘。诗人将梅花比作不轻易现身的仙子,强调了其超凡脱俗的形象。而“为避东君不出门”中的“东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象征着万物复苏的力量。梅花选择避开春神的召唤,不愿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独立与高傲,这不仅是对梅花品格的赞美,也是诗人自身人格的投射,表达了对自由、独立和坚守自我价值的向往。

综上所述,《题梅三首(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哀愁,以及诗人对自然、生命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梅三首(其三)

桓伊三弄出柯亭,袅袅新愁不可听。

昨夜东风潮信长,梦和残月吊湘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梅花绝句四首(其一)

草草斜阳度水湾,乱鸦黄叶满柴关。

多因懒逐东风嫁,屡被催妆不出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梅花绝句四首(其二)

山嘴无端三四花,每从清淡见风华。

白云笑我不归去,输与桥南卖酒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梅花绝句四首(其三)

春情如梦复如丝,姑射仙人照眼迟。

偏是骑驴江路晚,湿云飞上最高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