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题僧院蔷薇花三首(其三)

露香如醉态如慵,斜压危阑草色中。

试问更谁过野寺,无憀徒自舞春风。

兰缸尚惜连明在,锦帐先愁入夏空。

一日几回来又去,不能容易舍深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露珠晶莹如醉态般娇媚,慵懒地洒落在倾斜的栏杆和草丛中。
试着问问还有谁会经过这荒野的寺庙,我孤独地在春风中起舞。
兰花灯还留恋着黎明的余晖,但想到夏天的到来,锦帐中已先感到了忧愁。
一天之中我几次来去,却难以轻易舍弃那深红色的美丽。

注释

露香:形容露珠的香气。
慵:形容人的懒散或娇媚。
危阑:高高的栏杆。
野寺:荒郊野外的寺庙。
兰缸:兰花形状的油灯。
连明:连续不断的黎明。
锦帐:华丽的床帐。
入夏空:指夏天即将来临。
一日几回:频繁地来往。
深红:暗指某种颜色鲜艳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野寺之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人间世事的淡然。开篇“露香如醉态如慵”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蔷薇花的迷人景象,那浓郁的香气仿佛令人沉醉,而花儿本身则显得那么悠闲自在。紧接着,“斜压危阑草色中”一句,通过对立面的描写,突出了蔷薇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这里的“斜压”形容了花朵随风轻柔地倾泻,而“危阑”则是指那些高处的栏杆,草色中间隐约可见,增添了一份野趣。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转向对话语境,“试问更谁过野寺,无憀徒自舞春风。”这里通过设问和反诘的手法,强调了诗人的独自赏花之乐,而“无憀”一词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淡泊态度。

中间两句“兰缸尚惜连明在,锦帐先愁入夏空。”以室内物品比喻心境,通过对香草和精美帐幕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尚惜”表达了珍惜之情,而“先愁”则透露出一种预感,对即将到来的夏日可能带来的变化有所忧虑。

末尾两句,“一日几回来又去,不能容易舍深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不舍和留恋,这里的“一日”强调了时间的短暂,而“又去”则暗示了一种无常。最后,“不能容易舍深红”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蔷薇花那深沉的红色,以及它所代表的春天美景难以割舍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孤独之美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物是人非的沉思。

收录诗词(38)

崔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进士,曾任棣州司马。他善于撰写杂文,诗作以绝句成就最高,今存诗十六首。他的诗作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托物言志,意境深远。据阿袁(即陈忠远)先生《唐诗故事 .谢诗差幸人原谅 ——谢罪诗真是戒酒良方》记载,由于自身经历的缘故,后来还写诗谢罪而戒酒了呢,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肃然起敬的事儿了

相关古诗词

岳阳云梦亭看莲花

似醉如慵一水心,斜阳欲暝彩云深。

清明月照羞无语,凉冷风吹势不禁。

曾向楚台和雨看,只于吴苑弄船寻。

当时为汝题诗遍,此地依前泥苦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岸梅

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压渔家短短篱。

惹袖尚馀香半日,向人如诉雨多时。

初开偏称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

行客见来无去意,解帆烟浦为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临川见新柳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州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南阳见柳

夜来风入最高枝,罥断愁肠几尺丝。

楚塞曾吟烟午处,曲江长忆雪晴时。

金衔细毂萦回岸,戍笛牛歌远近陂。

还把旧年惆怅意,武安城下一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