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金路分应(其二)

明朝吾渡海,汝魄在它乡。

六七年华短,三千客路长。

招魂情黯黯,归骨事茫茫。

有子应年长,平生不汝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文天祥的《哭金路分应(其二)》。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悲痛的情感。

诗的开篇“明朝吾渡海,汝魄在它乡”,设置了一种跨越空间、时空相隔的氛围。这里的“我”与“汝”的分离,不仅是物理上的远离,更象征着灵魂和肉体的分离,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六七年华短,三千客路长”,通过对时间的反思,强调了人生苦短与旅途的漫长。数字“六七”暗示着岁月匆匆,而“三千客路”则形象地描绘出离别之痛和旅途之艰辛。

“招魂情黯黯,归骨事茫茫”,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故人的招魂和对自己归葬的渴望,表达了深沉的哀思和对逝者的怀念。这些词汇选择充满了悲凉之感,增加了整首诗的情绪厚重。

最后,“有子应年长,平生不汝忘”,则是诗人对故人的遗孤表示慰问之情,并承诺会记住故人一生的交往和恩情。这里的“有子”指的是故人留下的后代,而“我”将会继续保留着对故人的记忆,展现了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亡友的追思和哀悼,以及对生者责任的强调,展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情与坚守。文天祥以其独特的笔触,将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哭金路分应(其一)

我为吾君役,而从乃主行。

险夷宁异趣,休戚与同情。

遇贼能无死,寻医剧不生。

通州一丘土,相望泪如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哭秘书彭止所

人物孤中秘,神山返异仙。

目穿陪绋处,梦断曝书年。

玉质应无死,韦编岂不传。

奠刍和泪遣,此月向谁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哭崖山

宝藏如山席六宗,楼船千叠水晶宫。

吴儿进退寻常事,汉氏存亡顷刻中。

诸老丹心付流水,孤臣血泪洒南风。

早来朝市今何处,如悟人间万法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宴交代宁国孟知府致语口号

玉堂学士催班鹭,粉省潜郎趣佩麟。

来往神仙同碧落,后先岳牧总词人。

阳坡共喜瓜时及,朝路相期柳色新。

握手论交拚一醉,东风散作满城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