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咏诗(其二)会圃临春风

临春风。春风起春树。游丝暧如网。落花雰似雾。

先泛天渊池。还过细柳枝。蝶逢飞摇飏。

燕值羽参池。扬桂旆。动芝盖。开燕裾。吹赵带。

赵带飞参差。燕裾合且离。回簪复转黛。

顾步惜容仪。容仪已炤灼。春风复回薄。

氛氲桃李花。青跗含素萼。既为风所开。

复为风所落。摇绿蒂。抗紫茎。舞春雪。杂流莺。

曲房开兮金铺响。金铺响兮妾思惊。梧台未阴。

淇川始碧。迎行雨于高唐。送归鸿于碣石。经洞房。

响纨素。感幽闺。思帏帟。想芳园兮可以游。

念兰翘兮渐堪摘。拂明镜之冬尘。解罗衣之秋襞。

既铿锵以动佩。又絪缊而流射。始摇荡以入闺。

终徘徊而缘隙。鸣珠帘于绣户。散芳尘于绮席。

是时怅思妇。安能久行役。佳人不在兹。

春风为谁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女主人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沈约在春日里游历的所见所感。

“临春风。春风起春树。游丝暧如网。”这里描绘了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的景象,春风轻拂树木,使得细腻的花絮飞扬,如同蛛网一般。

“落花雰似雾。先泛天渊池。还过细柳枝。”春风吹拂,花瓣纷飞,像雾气一样弥漫。诗人先泛舟于天渊池,再经过细柳之枝,这里展示了作者在春日的游乐情景。

“蝶逢飞摇飏。燕值羽参池。”蝴蝶随风起舞,燕子与羽翼相伴在池中嬉戏,生动地表现了生命力的活力和自然之美。

“扬桂旆。动芝盖。开燕裾。吹赵带。”诗人提到扬起桂树的香气,动摇着芝草覆盖的屋顶,展开燕子的衣裳,吹拂着赵国公主的玉带,这些细节都在描绘春日里女性的美好和优雅。

“赵带飞参差。燕裾合且离。”赵国公主的玉带飞扬,如同星辰般散布,而燕子的衣裳则是在合并与分离之间,表现了春天万物生长与变化的情景。

“回簪复转黛。顾步惜容仪。”诗人在这里提到重新理妆,转动眼线,表达了对美好容颜的珍视和留恋。

“容仪已炤灼。春风复回薄。”女性的容貌已经光彩照人,但春风渐渐消逝,带走了美好的时光,这里表现了作者对春天易逝的感慨。

“氛氲桃李花。青跗含素萼。”这里描绘了春天果树盛开的情景,桃李之花如同轻纱一般,而草丛中蕨类植物正含苞待放,这些都是春日里生机勃勃的写照。

“既为风所开。复为风所落。”花朵在春风中绽放,又随着春风轻轻飘落,表现了自然界生命循环的哲理。

接下来的部分继续描绘女性的生活片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远行者的思念。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对易逝时光的感慨。

收录诗词(273)

沈约(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字:休文
  •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 生卒年:441~513年

相关古诗词

八咏诗(其三)岁暮悯衰草

悯衰草。衰草无容色。憔悴荒径中。寒荄不可识。

昔时兮春日。昔日兮春风。含华兮佩实。

垂绿兮散红。氛氲鳷鹊右。照耀望仙东。

送归顾慕泣淇水。嘉客淹留怀上宫。岩陬兮海岸。

冰多兮霰积。烂熳兮客根。攒幽兮寓隙。

布绵密于寒皋。吐纤疏于危石。既惆怅于君子。

倍伤心于行役。露缟枝于初旦。霜红天于始夕。

凋芳卉之九衢。霣灵茅之三脊。风急崤道难。

秋至客衣单。既伤檐下菊。复悲池上兰。

飘落逐风尽。方知岁早寒。流萤暗明烛。

雁声断才续。萎绝长信宫。芜秽丹墀曲。

霜夺茎上紫。风销叶中绿。山变兮青薇。

水折兮黄苇。秋鸿兮疏引。寒鸟兮聚飞。

径荒寒草合。桐长旧岩围。园庭渐芜没。

霜露日沾衣。愿逐晨征鸟。薄暮共西归。

形式: 古风

八咏诗(其八)被褐守山东

守山东。山东万岭郁青葱。两溪共一泻。

水洁望如空。岸侧青莎被。岩间丹桂丛。

上瞻既隐轸。下睇亦溟濛。远林响咆兽。

近树聒鸣虫。路出若溪右。涧吐金华东。

万仞倒危石。百丈注悬潨。制曳写流电。

奔飞似白虹。洞井含清气。漏穴吐飞风。

玉窦膏滴沥。石乳室空笼。峭崿途弥险。

崖岨步才通。余舍平生之所爱。欻暮年而此逢。

欲一去而不还。怅邹衣之未褫。揖林壑之清旷。

事氓俗之纷诡。幸帝德之方升。值天纲之未毁。

既除旧而布新。故化民而俗徙。播赵俗以南徂。

扇齐风以东靡。乳雉方可驯。流蝗庶能弭。

清心矫世浊。俭政革民侈。秩满归白云。

淹留事芝髓。

形式: 古风

八咏诗(其六)晨征听晓鸿

听晓鸿。晓鸿度将旦。跨弱水之微澜。

发成山之远岸。怵春归之未几。惊此岁之云半。

出海涨之苍茫。入云途之瀰漫。无东西之可辨。

孰遐迩之能算。微昔见于洲渚。赴秋期于江汉。

集劲风于弱躯。负重雪于轻翰。寒溪可以饮。

荒皋可以窜。溪水徒自清。微容岂足玩。

秋蓬飞兮未极。塞草寒兮无色。吴山高兮高度。

越水深兮深不测。羡明月之驰光。顾征禽之驶翼。

翼伊余马之屡怀。知吾行之未极。夜绵绵而难晓。

愁参差而盈臆。望山川悉无似。惟星河犹可识。

孤雁夜南飞。客泪夜沾衣。春鸿旦暮返。

客子方未归。岁去欢娱尽。年来容貌衰。

揽衽形虽是。抚臆事多违。青緺虽长复易解。

白云诚远讵难依。

形式: 古风

八咏诗(其一)登台望秋月

望秋月。秋月光如练。照曜三爵台。徘徊九华殿。

九华玳瑁梁。华榱与璧珰。以兹雕丽色。

持照明月光。凝华入黼帐。清辉悬洞房。

先过飞燕户。却照班姬床。桂宫袅袅落桂枝。

露寒凄凄凝白露。上林晚叶飒飒鸣。

雁门早鸿离离度。湛秀质兮似规。委清光兮如素。

照愁轩之蓬影。映金阶之轻步。居人临此笑以歌。

别客对之伤且慕。经衰圃。映寒丛。凝清夜。带秋风。

随庭雪以偕素。与池荷而共红。临玉墀之皎皎。

含霜霭之濛濛。?天衢而徙度。轹长汉而飞空。

隐岩崖而半出。隔帷幌而才通。散朱庭之奕奕。

入青琐而玲珑。閒阶悲寡鹄。沙洲怨别鸿。

文姬泣胡殿。昭君思汉宫。余亦何为者。

淹留此山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