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银灯.冬日敬亭宴集止宿

趁得晴郊淡荡。好载向、笋舆数两。

一线湖光,四围林影,衬出晚霞如绛。

扶筇山顶,便摘取、绛霞为酿。吟就问天奇唱。

直唤醒、古人无恙。

刻烛诗成,倾瓢酒竭,我辈狂来差壮。

明朝重省,更笑倒、真狂非诳。

形式: 词牌: 剔银镫

鉴赏

这首《剔银灯·冬日敬亭宴集止宿》由清代诗人陈世祥所作,描绘了冬日里在敬亭山宴集的情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范与豪情。

词中以“趁得晴郊淡荡”开篇,描绘了一幅晴朗郊野的宁静画面,随后点明一行人乘坐竹轿,前往敬亭山的场景。接着,“一线湖光,四围林影,衬出晚霞如绛”,细腻地勾勒出山水间夕阳映照的美丽景色,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巧妙融合。

“扶筇山顶,便摘取、绛霞为酿”,词人想象着在山顶上,将晚霞比作美酒,寓意着高远的境界和超脱的情感。接下来,“吟就问天奇唱。直唤醒、古人无恙”,表达了词人通过吟诗作对,唤醒了内心深处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刻烛诗成,倾瓢酒竭,我辈狂来差壮”,描述了宴会上文人们挥毫泼墨、畅饮佳酿的豪迈场景,体现了他们不拘小节、放浪形骸的个性。最后,“明朝重省,更笑倒、真狂非诳”,则预示着第二天回忆起今日之欢,会更加感慨于这份真挚的狂放与友情,强调了这次宴集的意义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敬亭山宴集的盛况,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更蕴含了文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与精神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60)

陈世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千秋岁.为吴尔世母节寿

笑捧霞觞,代君陈祝。万岁冰桃今岁熟。

四海交游歌寿母,三春风物先华屋。

伫期颐,褒节孝,君家独。三十七年贞志笃。

三十七年庭训足。兼父兼师心更曲。

当初茹苦唯熊胆,而今色养真仁粟。

湛夫人,百世后,留芳躅。

形式: 词牌: 千秋岁引

踏青游.清明日同西樵、介夫至法海寺

烘日匀风,春光着人轻茜。绣草路、泥香成片。

觅谁侬,和笑走,弓鞋初倦。

更是处、池塘簇蒲拖柳,闲杀画船歌板。

把酒楼头,凭阑望中平衍。叹此日、春光都贱。

彩旗空,绒索冷,秋千荒院。总听彻、归途小亭妖曲。

依旧楚天云远。

形式: 词牌: 踏青游

八六子.挑灯僧舍,风雪畏人,凄然有尘中之戚

坐僧寮。何来风雪,欺人窗纸频敲。

看壁上横刀自吼,床头斗酒孤倾,可怜缊袍。

是谁潦倒吾曹。半枕故乡离梦,十年流水诗瓢。

不禁得短鬓,恰如秋叶,奇云灭影,好花减片,拼向水国几家渔父,烟林一个山樵。

兴还饶。多他这卷离骚。

形式: 词牌: 八六子

意难忘.送曹顾庵学士还武塘,同用高字

客也无聊。况栖迟岁晚,风物萧萧。

酒坛差共慰,墨阵颇能豪。容笑傲、有吾曹。

垒块正须浇。但输他、青衫湿了,还对檀槽。

夜阑月小天高。更霜华痕重,逼向征袍。

谈深嫌漏急,曲缓寄弦幺。无奈事、可怜宵。

别恨总难抛。怕看来、晓江风色,似雪寒涛。

形式: 词牌: 意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