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所作的《退居湖上投赠杨左丞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宿酒未醒、春日慵懒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在退居生活中对悠闲时光的享受和对繁琐公务的疏离。
首句“宿酒犹多睡未忺”,通过描述诗人在宿醉后的慵懒状态,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应酬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次句“好风何处散香奁”则借问春风,暗示美好的事物需要自由自在地散发其魅力,暗寓诗人希望摆脱官场束缚,让心灵得到释放。
接下来,“可教春日闲瑶瑟,而使杨花扑绣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画面:在春日里,他可以悠然弹奏瑶瑟,欣赏杨花轻盈地飘落在绣帘上,这样的场景充满了诗意与宁静。
“削迹不烦三顾重,息机将废六壬占”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选择退隐的决心,不再期待像诸葛亮那样被频繁征召,也不再关心复杂的占卜预测,体现出他对官场权谋的淡泊。
最后,“今朝画省无公事,又得从容少避嫌”点明了诗人当前的生活状态,没有公事缠身,得以从容避开官场的是非纷争,享受清闲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