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郎岩下少驻感而有作

三峰卓立苍崖表,朝夕云烟自围绕。

几年不向眼中青,忽露全身万山晓。

凝然不动亘今昔,陌上行人空自老。

我生悟此其已久,梦事萦人嗟未了。

却怪神龙依绝顶,独以一身蟠故沼。

风雷际会岂无时,忍视饥氓日纷扰。

未能呵汝救凶年,明朝马首霜风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郎岩的雄伟与神秘。诗人以“三峰卓立苍崖表”开篇,形象地勾勒出三座山峰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紧接着“朝夕云烟自围绕”,描绘了山峰周围云雾缭绕的动态美,赋予了画面以生动的气息。

“几年不向眼中青,忽露全身万山晓”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景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突然显现的惊喜。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当云雾散去,山的全貌展现在眼前,仿佛是大自然的一次慷慨展示。

“凝然不动亘今昔,陌上行人空自老”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山的永恒与时间流逝的对比,山峰历经千年依旧静默矗立,而世间的行人在岁月的流转中逐渐老去,凸显了自然之美的恒久与人类生命的短暂。

“我生悟此其已久,梦事萦人嗟未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暗示了他在自然面前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启示。

最后,“却怪神龙依绝顶,独以一身蟠故沼。风雷际会岂无时,忍视饥氓日纷扰。未能呵汝救凶年,明朝马首霜风早。”这一部分则转向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诗人借神龙的形象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同时表达了自己虽有心救助但力不从心的无奈。诗人的关怀超越了个人的情感,触及到了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和社会关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双重感悟。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衢道中感怀寄庞几先

霜风卷地号,达晓不成雨。

游云乍蔽亏,朝日翳复吐。

衢梁三日行,去往迷处所。

茅檐得小休,蔬饭不能举。

所嗟兵火馀,白骨莽无主。

邻邦岁又恶,贾饭逐婺女。

遏籴彼何忍,楚越视心膂。

况欲贼取之,不救沟壑苦。

生逢尧舜代,短袖不容舞。

空馀卫物心,持此欲谁语。

故人幕中杰,筹画多所补。

朝誉竞推先,丘壑终自许。

平生陈琳檄,解使头风愈。

容我七子间,泛爱果轻与。

此生听造物,未能狙公芧。

牧羊或可息,抱关亦易处。

要以一溉勤,聊润汉阴圃。

形式: 古风

二月五日入都厅久坐候山甫不至厅前桃花一夜风雨落尽感事写怀

簿书堆里只匆匆,过眼繁红夜雨中。

可念青春看又老,一杯无计略从容。

形式: 七言绝句

晓登严陵钓台和安止所留诗

溪山有底好,适契贫士欲。

敢论生不侯,但喜梦非仆。

千秋钓台水,不濯市朝足。

而我独何人,得寓尘埃目。

携筇纵朝步,初日穿林麓。

西风扶两腋,一举千里鹄。

东窥夫差国,繁华混真俗。

浊流驾颓波,一往不可复。

之子居其间,嗜古追前躅。

为寄无弦琴,一和郢中曲。

形式: 古风

再用前韵

人闲得安眠,梦断了无欲。

那思趋朝士,一马百夫仆。

况闻稻苗盛,昨夜新雨足。

一饱如可期,吾事岂多目。

盆山郁葱茜,酌水周其麓。

照我本来面,真白非浴鹄。

故应此间住,却扫便违俗。

超然寂照中,无往亦非复。

百年只尔是,行矣毋踯躅。

区区欲何为,世路羊肠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