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五)

湖山昔梦虽非实,开睫今游未必真。

久客情多空自厌,故山归晚欲谁瞋。

聊将愁里十分兴,更赏湖边一半春。

君傥肯来尤所愿,莫辜日日作诗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的作品,名为《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五)》。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过去梦境与现实游历的感慨,以及对故山归乡的复杂心情。诗人在旅途中情感丰富,对远方的山川湖海有着深深的眷恋,同时也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复杂的情绪。

首句“湖山昔梦虽非实”,诗人以“昔梦”开头,暗示了他对过去美好景象的回忆,虽然这些记忆并非真实存在,却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开睫今游未必真”一句,转而描述了眼前的现实游历,即使身临其境,但心中的感受或许并不完全真实,可能受到过往记忆的影响。

“久客情多空自厌”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孤独与厌倦感,无论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还是对归乡的期待,都伴随着内心的空虚与疲惫。“故山归晚欲谁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渴望回到故乡,但归期未定,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聊将愁里十分兴,更赏湖边一半春”两句,展现了诗人试图在愁苦中寻找乐趣,享受湖边春色的美好,尽管内心充满忧愁,但仍能从中找到一丝安慰和喜悦。最后,“君傥肯来尤所愿,莫辜日日作诗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希望友人能前来共享这份美好时光,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坚持。

整首诗情感细腻,既有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归乡的期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六)

绕舍初晴对意新,出门幽鸟语如真。

催耕布谷殊堪听,劝客提壶却莫瞋。

垄麦约风远有浪,海棠经雨匆添春。

可怜好景无人共,回首斜阳太息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明日欲往龙华瞻大士像廓然和前诗叙其事又用韵答之

双林大士不复见,闻说龙华画像真。

要向冰霜识风骨,愿求清冷洗贪瞋。

空庭再拜俨如在,扣几重看喜胜春。

我亦钝根期听法,质疑他日故应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又和前韵二首(其一)

头白逢人宛似新,自嗟世态不容真。

君才廓落宜无合,我语刚强屡被瞋。

千里来寻非爱雪,一时行乐谩游春。

邻居冷淡应相笑,数夕温然语话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又和前韵二首(其二)

篇篇俊逸间清新,老阅群才始见真。

秀却采莲溪畔态,豪吞指壁柱边瞋。

肺肠旧信能缠锦,文字今知解斗春。

笔力肯低容我和,诗成无惜寄来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