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题三首(其一)

昨朝飞雪又朝晴,怕踏苔花损石棱。

三丈日高檐影转,卧闻残水滴春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早晨雪后初晴的景象,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季节变换中的微妙变化与自然界的细腻之美。

首句“昨朝飞雪又朝晴”,简洁明快地勾勒出昨日雪花纷飞,今晨阳光普照的场景,两相对比,既展现了天气的瞬息万变,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复苏。

次句“怕踏苔花损石棱”,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微观的世界。诗人担心自己的脚步会踩踏到苔藓上的花朵,破坏了石头边缘的自然景观。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心,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第三句“三丈日高檐影转”,进一步描绘了随着时间推移,太阳逐渐升高,屋檐下的阴影在地面缓缓移动的动态画面。通过“三丈”这一具体数字,增强了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也暗示了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流转。

最后一句“卧闻残水滴春冰”,以听觉的角度收尾,描述了诗人躺在床上,听到融化的雪水滴滴答答落在春冰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感官体验,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生机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日早晨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循环的感慨。

收录诗词(556)

李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甫。不乐仕进,居于吴兴三汇之交,年登耄期。效元白歌诗,有《剪绡集》等

  • 字:和父
  • 号:雪林
  • 籍贯:宋平江府吴江

相关古诗词

春日杂题三首(其二)

碧荠抽条土力松,春雷犹自蛰黄龙。

上清道士归寻药,一笛吹云入弁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春日杂题三首(其三)

手撚蔷薇一凭栏,一年春事欲题难。

惊鸿掠尽碧云去,雨匝蘋洲生暮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水仙花

袜罗尘冷不胜嚬,更向东风占尽春。

三十六湾明月下,女冠逢著谪仙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唐室

唐室艰难势莫任,匡君奏议抵金针。

塑人塑得先生貌,难塑当时一片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