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从林屋洞,探得龙威书。
赠尔浮沧海,游仙驾鲤鱼。
云帆悬若木,乡路指扶胥。
几夜罗浮月,相思望碧虚。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寄独漉子》。诗中描绘了诗人从林屋洞探寻龙威之书的经历,随后将此书赠予友人,希望友人能借此书遨游于沧海之上,乘鲤鱼驾舟,畅游仙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如“云帆悬若木”、“乡路指扶胥”,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与仙境的意境。最后两句“几夜罗浮月,相思望碧虚”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仙境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稻田三尺水,茅屋几重山。
日出渔樵散,花开鸡犬閒。
芳春犹未晚,故国不须还。
且共琴川叟,扁舟兰杜间。
昨吊鸱夷子,扁舟向五湖。
连峰七十二,相送出姑苏。
秋水又将至,佳人方与俱。
禦儿城畔月,高咏复登舻。
醉里春深日,扁舟系柳枝。
莺花西子地,烟雨大夫祠。
白首还游冶,孤城几乱离。
愁来看越绝,泪洒卧薪时。
不尽西溪路,渔舟入翠微。
青山花里出,白鹭镜中飞。
风过闻朝磬,云开见羽衣。
丹砂如可鍊,吾亦玉清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