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歌五首(其一)

白羽照秋月,丽服明春风。

朝来试马蹄,踯躅垂杨东。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首句“白羽照秋月”似有误,应为“白羽映秋月”,以白羽象征骑者或马匹的洁白,与秋月的清冷相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洁的氛围。接着,“丽服明春风”则转而描绘了人物的装扮与春天的气息,丽服在春风中显得格外鲜明,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朝来试马蹄,踯躅垂杨东”进一步展开画面,早晨时分,人们策马出游,马蹄轻踏,缓缓向东行进,沿途经过垂柳依依的河畔。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出行的情景,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人们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亲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出游的愉悦与自然美景的和谐共存,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折杨柳歌五首(其二)

家居杨柳下,直路西北驰。

望郎不可见,折尽门前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折杨柳歌五首(其三)

放马在南涧,马嘶时向北。

龙出渥洼中,万人皆辟易。

形式: 乐府曲辞

折杨柳歌五首(其四)

河北望河南,杨柳郁森森。

蕃汉虽二域,春风无两心。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折杨柳歌五首(其五)

左手櫜健弓,右手结柔辔。

抽出腰下刀,深勒燕山字。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