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南台禅阁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联“南台禅阁傍山隈,万木阴森石径回”以“南台禅阁”为中心,描绘出其依山而建,周围万木环绕,石径蜿蜒曲折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颔联“十里已从云外上,千山初向望中开”进一步扩展视野,通过“十里”和“千山”的对比,展现了从低处仰视时,云雾之上群山逐渐显现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颈联“松房钟静无人到,石鼎茶香有鹤来”则将视角聚焦于禅阁内部,通过“松房钟静”和“石鼎茶香”描绘出一种清幽雅致的生活场景,同时“有鹤来”这一细节增添了神秘与和谐的气氛,暗示了禅宗修行中的静谧与超然。
尾联“我欲留诗诗不就,弥明原是此中才”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下诗歌记录这番美景的愿望,但最终未能如愿,转而感慨“弥明原是此中才”,即认为真正能理解并表达此处美景之妙的,或许正是那些深谙禅理、心怀宁静之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