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裴煜二首(其二)

寥寥今非古,感激事真妄。

曾谁省孤心,祇以饵群谤。

参差势已甚,决起意犹强。

亲朋为忧危,议语数镌荡。

久之等聋眊,兀矣坐闾巷。

长嗟贫累心,更苦病摧壮。

微诚岂天与,今晨子来贶。

顾惭小人愚,未出众夫上。

狂言屈子吟,浩歌仍子倡。

相欢匪貌济,所得实心尚。

时节虽已晏,梅柳幸欲放。

过从勿厌倦,相迟非郁盎。

形式: 古风

翻译

如今人情淡薄,世事真假难辨。
又有谁理解我孤独的心,只因这成了众人指责的靶子。
形势错综复杂,但我内心坚决,依然坚持己见。
亲朋好友为我忧虑,他们的劝说让我动摇。
时间久了,我像聋哑人一样沉默,独自坐在街头巷尾。
深深感叹贫穷和疾病折磨人心,壮志也被病痛摧残。
这份微薄的诚意并非上天所赐,而是你今日来访的恩赐。
我自愧不如他人聪明,未能超越常人。
我如屈原般狂言,你的歌声引领我高歌。
我们的欢聚并非表面热闹,而是真心相待。
虽然时令已晚,但梅花柳树即将绽放。
请不要嫌弃频繁来访,等待并非不愉快。

注释

寥寥:稀疏、冷清。
感激:这里指世态炎凉,人情冷漠。
孤心:孤独的心意。
饵:引诱,此处指成为攻击目标。
决起:坚决起身,表示决心。
镌荡:反复劝说,动摇。
聋眊:形容耳聋眼花,形容状态不佳。
狂言:激昂或疯狂的言辞。
倡:引领,倡导。
匪貌济:非外表相助,指心灵上的支持。
晏:晚,迟。
相迟:等待对方的到来。
郁盎:形容情绪不畅或不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答裴煜二首(其二)》。诗中,诗人感慨世事变迁,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心境和遭受诽谤的无奈。他提到亲朋好友的担忧和批评,使自己感到疲惫,甚至在街巷中独坐。诗人感叹贫困和疾病的困扰,但裴煜的到来给他带来了些许安慰,让他感到一丝微弱的希望。他们之间的交往并非仅限于表面,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共鸣。尽管时令已晚,但春天的气息即将来临,诗人期待着与裴煜的长久交往,不因时间而疏远。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坚韧态度。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答裴煜二首(其一)

拙者羞强合,因成杜门居。

岂知公相尊,一室若有馀。

爱子富文行,顾为己不如。

所以子之党,顿见我仆车。

欢诚激孤绪,合若水纵鱼。

新诗八十言,笔端产璠玙。

屑屑委地蓬,清风为吹嘘。

相期在规诲,庶以辅顽疏。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落叶

秋雨与风相喷薄,树木可能无叶落。

琅玕散漫不可收,野步满船谁扫掠。

垂杨千树旧所惜,颜色易衰由力弱。

空条尚舞不自休,物意岂能知索寞。

菊花虽开能几许,新酒纵酸犹可酌。

朱颜久已?销减,岂有功名堪写貌。

衣冠尘土欲更洗,其奈满堤河水浊。

花开叶落须强醉,壮士岂忧常落魄。

形式: 古风

谢章伯益惠砚

人生对门东西陌,口耳一间心谁传。

况乃天地相去远,一在南海一在燕。

古今万世复万世,彼亦居下此在前。

是非得失错且繁,以情相话何由缘。

造化岂不大且渊,到此缩缩智且悭。

圣人智出造化先,始独俯仰模坤乾。

一人诘曲意百千,以文写意意乃宣。

简书轴载道相联,驰夷走貊通百蛮。

羲皇向今谷屡迁,言语应接旦暮间。

圣人不死术以此,又与其类殊蚑蠕。

外之君臣内父子,仁义礼乐定笔端。

砚与笔墨乃舟船,论功次第谁能攀?

伯益于文敏且颛,字向纸上生戈鋋。

与砚出入宜不捐,胡乃贽我璧弃泉。

作诗知砚功小大,报不充赐心焦然。

形式: 古风

韩玉汝使归

顾命逮殊邻,輶轩遵此道。

公府戒行期,禁庭颁重宝。

积雪正东流,度河盛前导。

士勇践胡尘,马骄嘶塞草。

玉节所镇临,毡庐先汛扫。

赫尔示威灵,坦然布怀抱。

国倚材实优,虏得声名早。

慷慨服天骄,从容问遗老。

光华反原隰,沆砀看西颢。

迎劳动都门,旌旗风亦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