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赠陈白沙

浓绿幽村枕碧山,新宁文献有重关。

天光云影方池上,竹色花香小座间。

开箧几回焚谏草,坐毡长日慕亲颜。

西风潮落予清话,怅别唯应梦此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余统所作的《临别赠陈白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场景与心境。首句“浓绿幽村枕碧山”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乡村景象,绿意盎然的村庄依偎在青山怀抱之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新宁文献有重关”则暗示了知识与文化的厚重,仿佛在这片土地上,历史与文化如同一道道坚固的壁垒,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智慧与精神。

“天光云影方池上,竹色花香小座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雅致与美好,天光与云影在池塘之上交织,竹林与花朵的香气弥漫在小座之间,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样的景致不仅美化了离别的场景,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开箧几回焚谏草,坐毡长日慕亲颜”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分别之际,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同探讨学问、交流思想的时光,心中涌起对友人的深深怀念。焚谏草可能象征着对过去讨论问题、提出建议的回顾,而“坐毡长日慕亲颜”则直接表达了对友人面容的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西风潮落予清话,怅别唯应梦此湾”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西风起,潮水退去,两人之间的对话显得更加清静而深刻,离别的愁绪在空气中弥漫。诗人只能期待在梦中再次相遇,以此来慰藉心中的不舍与遗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友情的深刻珍视。

收录诗词(1)

余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宪宗成化二年(一四六六)进士。授行人,擢南京监察御史。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

  • 字:承之
  • 籍贯:开平

相关古诗词

绣隐庄(其一)

晓促钟声逐俊髦,争如早脱骥驎槽。

螭头彩笔三春梦,马首红尘十丈高。

懒说畏途重御辔,沉思宦海尚惊涛。

浮生了却邯郸枕,风月蓬山满背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绣隐庄(其二)

茅檐烟火数家村,且乐天年付子孙。

卧看白云生远岫,任教芳草长閒门。

清阴石上寒侵枕,流水台前月满樽。

忽喜故人书信到,高风谓我有谁伦。

形式: 七言律诗

游七星岩和李使君

郭外几青山,怪石嶙峋结。

中有七星岩,内蕴光明穴。

山高势嵯峨,岩深洞幽绝。

石髓滴千秋,恍惚悬素缬。

我欲登虬龙,峻坂回九折。

我欲访层岩,仙踪不易蹑。

徘徊意难忘,感叹成虚说。

贤哉李使君,不我疏远绝。

拉心同遨游,触目舒心悦。

转盼岩谷间,分明天地设。

题诗记胜游,阳春飞白雪。

抚景忆包公,贞心耿忠烈。

一砚且不持,爱民恒切切。

清声耸后尘,美政光前哲。

吾侪亦何人,岂无名与节。

岩下往还来,真心谁似铁。

形式: 古风

寄潜山学博弟慧

鸿雁分飞忽十年,梦回池草益凄然。

蕨薇春好先投绂,苜蓿秋深尚拥毡。

望重定衔杨震雀,才雄期著祖生鞭。

沽钱莫问今多少,永夜相思各一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