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阳十咏(其七)南江夕照

千峰不尽夕阳孤,敛翠浮丹入画图。

塔庙傍连山影直,石梁中亘水痕枯。

白鱼在汕将踰尺,红稻登场稍似珠。

玉露金风秋最爽,跳身何用市间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柳贯的《浦阳十咏(其七)南江夕照》描绘了夕阳下南江的壮丽景色与宁静生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和谐统一。

首句“千峰不尽夕阳孤”,以“千峰”形容山峦连绵不绝,而“夕阳孤”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夕阳的余晖洒在群山之上,赋予画面以温暖而深沉的色彩。接下来,“敛翠浮丹入画图”一句,通过“敛翠”和“浮丹”描绘出山色的层次感和丰富性,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缓缓展开,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塔庙傍连山影直,石梁中亘水痕枯”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塔庙与山影相映成趣,石梁横跨于水面,水痕虽干,却依然透露出历史的痕迹和时间的沉淀。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既古老又充满生命力的场景。

“白鱼在汕将踰尺,红稻登场稍似珠”则转向对生活的描绘。白鱼跃动于水中,预示着丰收的希望;红稻成熟,如同珍珠般闪耀,象征着农耕文明的繁荣与富足。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状态。

最后,“玉露金风秋最爽,跳身何用市间壶”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在秋日里,清新的露水和温暖的秋风带来了一种独特的清爽感,无需借助酒壶来寻找快乐,因为大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慰藉。这句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江夕照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美好的互动关系,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84)

柳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道传
  • 籍贯:婺州浦江
  • 生卒年: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

相关古诗词

浦阳十咏(其八)东岭秋阴

半里官桥出市阛,一团秋色破孱颜。

云开浩荡初疑曙,日出苍凉不见山。

断雁残鸿飞杳杳,绿芜红叶映斑斑。

去年菊蕊今年发,拾得篱边句子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浦阳十咏(其九)深祃江源

滥觞初不满瓶盆,百谷浑浑一壑吞。

自此安流输渤澥,放渠高浪蹴昆崙。

出山未适帆樯便,竭泽毋庸罔罟繁。

谢客题诗曾宿处,孤云落日是何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浦阳十咏(其十)昭灵仙迹

芝掌中开颢气青,云軿双驾凤皇翎。

因山不启轩辕鼎,化石犹联婺女星。

磴道芳春琪树长,岩扉清昼碧华零。

真仙帝遣司风雨,唤起渊龙听指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垂虹亭晚眺

山光自献一螺青,人立垂虹酒乍醒。

两界星河涵倒景,千家楼阁载浮萍。

攲樯侧柁冲风劲,密网疏罾刮浪腥。

正为鲈鱼忘世味,随方吾亦具笭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