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陈宝琛所作,题目为《元夕次和子有入觐礼成之作》。诗人以元宵节为背景,表达了对京城繁华景象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兴盛的期盼。首句“祝嘏归犹及上元”描绘了节日氛围浓厚,人们归来恰逢元宵佳节;“北堂饮罢就朋尊”则写出了宴饮欢聚的场景。
接下来,“旧京容有阳春和”暗示了对往昔京都的赞美,阳春和煦,象征着政治清明;“行殿能忘湛露恩”则表达了对朝廷恩泽的感激,即使在行宫之中也不忘皇恩浩荡。诗人期待“眼看鳌山行复盛”,比喻国家如鳌山般重新崛起;“近闻龙碛亦回温”则意味着边疆形势好转,边境安宁。
最后两句,“衰残未预陈金鉴,坐羡弓箕愧九原”,诗人自谦衰老,未能亲身参与盛世建设,只能旁观,内心充满遗憾,同时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感到惭愧。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和个人的抱负与无奈。